•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評論>
    民族化妝品牌瀕臨絕境
    民族化妝品牌瀕臨絕境
    來源: 環球時報 作者:顧國建 時間:2014-08-04 11:23

      縱觀改革開放以來,國內市場上許多中國消費者耳熟能詳的民族化妝品品牌如美加凈、百雀羚等在國際品牌的打壓下市場迅速萎縮,許多本土品牌被外資收購之后被打入冷宮如“丁家宜”等。國內化妝品市場上國際品牌一統天下,幾乎要把中國民族品牌逼入絕境。

      不久前有消息稱,財政部正在考慮將化妝品的稅目分類界定為高檔化妝品和一般化妝品,一般化妝品可能將不再征收消費稅。消費稅免征從一般意義上說,無疑對生產廠家、流通商和消費者是一大利好。

      將消費稅調整作為財稅改革重點和方向,這透出積極信號,即當大眾消費能級提升時,以往的高檔消費品已變成一般的日用消費品,適時地將這些消費轉性的商品移出消費稅征收范圍,是與時俱進財稅政策的體現。但一般化妝品不征收消費稅的具體效果還有待市場檢驗,因為化妝品這一商品有其市場特殊性。

      第一,化妝品的生產成本一般只占市場零售價的10%至30%,大量的成本在流通中產生(一般占到30%至40%)如廣告、賣場營業推廣等營銷費用,而消費稅是在出廠價中順加的,因此在一般化妝品的生產環節免征消費稅其免稅的“權重”分量是不夠的。

      第二,消費者的偏好可能對一般化妝品免征消費稅并不買賬。化妝品市場是一個細分市場,一般化妝品因不征收消費稅盡管可使出廠價和零售價都下降,但并不等于實現消費者增加和銷售量上升。中國消費者在化妝品方面目前還處在理性消費形成之中,追求高價的奢侈品、追求國際品牌是主流性的消費傾向。

      第三,當中國加入到開放的國際旅游市場時,國外高檔、中低檔化妝品并不需要通過國際貿易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只需要通過本國的零售市場就征服了中國消費者。從去國外旅游的中國游客的旅行箱中,從跨境電子商務的郵包中,從國際代購的業務中都可發現,國際奢侈品牌化妝品占了相當的部分,這幾年又開始向性價比高的中低檔化妝品延伸。而有些化妝品的制造國就是中國,只是頂著國際品牌而已。

      由此思量,目前對化妝品征收30%的消費稅只限于彩妝類化妝品,而彩妝類高檔的化妝品在國內市場上基本上是國際品牌和中外合資產品占主導地位,如果下半年能兌現彩妝類一般化妝品免征消費稅,市場的效果可能更直接作用于國內化妝品制造商和品牌商,有利于民族品牌塑造。彩妝類化妝品若

      “以價劃分高檔與一般”,那么國內化妝品制造商和品牌商絕大部分都可進入一般化妝品消費稅免征的行列。如果這次化妝品消費稅調整更深的含義是這樣的話,那就說明我們的財稅政策更加注重于產業占比的調整和民族品牌的發展促進,而這對國內化妝品的制造商和品牌商來說是實實在在的支持。▲(作者是上海商學院教授)

    (編輯:李琳)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