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重災區,海防林木麻黃損毀嚴重。
海防林對于海南這樣一個島嶼省份而言,意義非同小可,它是庇護這方綠色寶島的第一道防線。但在此次超強臺風“威馬遜”的襲擊中,文昌、海口等重災區的海防林幾乎全軍覆沒,主打樹種木麻黃嚴重倒折。
慘重的災害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深入思考:海防林的被毀將對我省生態造成什么影響?以木麻黃為主的海防林是否合適?綠色寶島的這第一道防線怎么才能筑得更實?
1.一夜之間沙子封了門窗
重災區90%以上海防林毀壞殆盡,主打樹種木麻黃全軍覆沒,風沙肆無忌憚闖入海邊村莊
“我們在這里住了30多年,從沒見過這么大的風沙。一夜之間,風吹來的沙子把房子都要埋起來了。”7月30日,文昌島東林場靠近海邊的寶邑作業區內,職工家屬張少麗說,臺風過后,因為房屋迎風的門窗都被沙子堵死,很多居民都從后院翻墻爬出來。
盡管臺風過去十多天,但記者在現場仍能看到風沙肆虐過的痕跡:地面上厚厚的沙子、空房前的小沙堆、窗格子上的沙塵……“我們每天都用手推車來清理沙子,好幾天了,干得手都疼了?!睆埳冫愓f。
林場退休職工郭仁體指著海邊的一大片沙地告訴記者,這次的臺風把樹全打光了,原來房屋周邊的樹密密麻麻的,可以擋住遠處的沙地,現在樹沒了,他的家就完全暴露在風沙面前?!皼]有了防風林保護,我們想種點花生,估計也難存活,接下來幾年,日子會很難熬。”
此次超強臺風“威馬遜”給我省東北部一帶的海防林造成了毀滅性破壞,尤其是文昌和??趦蓚€重災區更是損失慘重,文昌207公里海岸線的防風林,遭嚴重毀壞的就達174公里;海口東海岸被攔腰折斷的樹木就有6萬多畝?!巴R遜”過后,重災區90%以上的海防林被毀壞殆盡。
而作為我省海防林先鋒樹種的木麻黃,更是在此次臺風中遭遇“滅頂之災”。臺風過后,省林業科學研究所生態室主任薛楊沿著瓊北受災的海岸線走了一趟。“文昌島東林場8個作業區要找到一株完好的木麻黃幾乎不可能了,成熟齡的都被打斷,幼年齡的也損毀嚴重?!?/p>
2.海防林沒了將致沙進人退
此次若不及時修復海防林,沙災極有可能卷土重來,幾代人辛苦栽樹治沙的成果恐將付之東流
省林業廳廳長關進平說,海防林的大面積毀壞將對海南的生態壞境造成很大影響,瓊北的氣溫可能會因此受到影響。同時,海防林遭到破壞還會導致生態鏈斷鏈,生態系統遭到破壞,引出一系列問題。
“當然,海防林最重要的作用還是防風護沙,文昌沙化本來就嚴重,如果沒有海防林這第一道屏障防護,海風吹過來,整個沙地就會往前推進,影響文昌海邊村莊的安全?!标P進平說。
省林業廳總工程師周亞東告訴記者,現在重災區海岸都裸露著,如果不及時修復,將對海南島的生態安全,特別是文昌、??谶@一帶的工農業生產、人居壞境造成相當大的影響。
對于失去了防風林的海岸線將面臨的威脅,省林科所森林培育研究室主任方發之舉了個例子:幾年前清水灣某個樓盤在取得開發資格后,把原來的海防林砍了,想做成景觀林,結果還沒來得及更新,就來了一場大風,風和海浪把沙子全都推到樓盤前,堆了一米多高,把門都封住了。“那個風還不算大,只有八九級?!狈桨l之說。
而此次受災的文昌東北海岸線更是比較特殊,“你看看地圖就知道了,海南東部市縣的沿海沙灘都朝著南邊,只有文昌的大部分沿海沙灘是朝著東北方向,冬天北風從海上吹來,卷起沙子,讓文昌深受風沙之苦?!睄u東林場場長楊朝暉說,文昌成為著名的僑鄉,也與當地早年飽受風沙之苦、土地貧瘠有很大關系。
受此次臺風破壞嚴重的島東林場,其成立的主要原因就是為了防風固沙,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文昌沙害很嚴重,一個村莊接一個村莊地被迫搬走。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研究所所長徐大平說,我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時候,靠海邊的基本都是白沙灘,風一起,沙就流動,白沙灘含鹽量高,原來只能長一點草,后來大量引進木麻黃,改善環境后,黃沙灘多了起來,含鹽量低一些,有些灌木和其它樹種也能生長了。
而此次超強臺風所經過的海岸,以木麻黃為主的海防林遭遇毀滅性打擊,若不及時修復,風沙災害極有可能卷土重來,幾代人辛苦栽樹治沙的成果也恐將付之東流。
3.木麻黃不適合用于海防林?
“威馬遜”風力太大,是海防林大面積被毀的最主要原因,加上很多木麻黃已老化,不能自我更新,抗風能力大打折扣
盡管這次超強臺風讓文昌、海口等地以木麻黃為主的防風林遭遇了毀滅性打擊,但在徐大平看來,仍要肯定木麻黃抗風的積極作用?!澳韭辄S雖然被臺風打倒了,但同時它也減弱了臺風風力,達到了防風林的目的,現在是要把倒的樹重新種上去,盡快長起來,下次來臺風的時候還能擋得住。”
周亞東表示,臺風風力過大,是造成這次海防林大面積被毀的最主要原因?!昂7懒肿鳛榈谝坏婪谰€,正面迎擊臺風,超出了它所能承受的風力范圍?!?/p>
“臺風過后,大家都在懷疑木麻黃的抗風能力究竟有多強,但我對此并不懷疑?!毖钫f,木麻黃抗鹽堿、抗風、固沙,多貧瘠的地上都能長,木材也受到認可?!澳壳斑€沒有樹種能替代它,這次復種海防林,木麻黃還是要占到三分之二以上。但沿海一帶的木麻黃防風林都是成熟林,確實也老了,防風能力打了折扣?!?/p>
據了解,我國引進木麻黃已有100多年歷史了,木麻黃原產地在澳大利亞和太平洋的一些島嶼上,最早是1897年被引進到我國臺灣地區,上世紀四十年代日軍侵瓊時又從臺灣引入海南。據清朝相關文獻記載,清末時海南島風沙災害就已非常嚴重,文昌有些村莊為風沙所苦,像我國西北沙漠地區一樣,風進人退。而引進木麻黃以后,海南的海岸防護林才比較成形了。
“從上世紀四十年代引入海南到現在70多年,作為海防林的當家樹種,木麻黃的責任還是盡到了。”海南師范大學科研處處長劉強教授說,目前我國整個東南沿海、臺灣島和海南島的海岸帶都是以木麻黃為主。
劉強說,木麻黃最大的弊端是不能進行自我繁殖更新,需要在人類干預下才能生長出來。即使沒有這次超強臺風,木麻黃生長幾十年后也會自然老化,需要進行大面積人工砍伐更新?!斑@次被臺風折斷的木麻黃很多都是老化的,當然,這次臺風確實大,很多青壯年的木麻黃也倒掉了?!?/p>
雖然海防林被毀,急需大規模復種,但面臨的現實問題是,種樹的環境已和當年完全不一樣了。楊朝暉說, 1964年島東林場建場之時,文昌的風沙很厲害,村民長年飽受風沙之苦。“所以那時群眾很喜歡人家種樹,村民都拉我們到村里種樹?!?/p>
而隨著文昌地區環境改善,農民也提出靠近村莊的樹要還給他們,這樣一來,到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島東林場已由1964年建場初的60萬畝縮減到36萬畝;到2002年發林權證的時候,要和農民劃界,農民又提出來要還土地回來,才簽名蓋章辦證。最后,島東林場又讓出18萬畝。
楊朝暉說,隨著經濟發展,農民對海防林的重視程度也不如以前了,當年是搶著讓你去種,現在是不讓你種?!叭绻@次災后大規模清理倒樹的措施不當,也很容易會產生占地糾紛?!?/p>
4.重筑海防林需更多考量
海防林是綠色海南島的第一道防線,“哨兵”該選哪種樹種、又該如何布局,關系到子孫后代、千秋大計
改種椰子樹中短期仍需以木麻黃為主
椰子樹抗風強,但防風能力較弱,且生長周期長、種植維護成本高,而木麻黃經濟且生長周期短,短期內可起到防風作用,還能為鄉土樹種改善土壤
這次臺風中,人們發現,木麻黃倒伏嚴重,椰子樹則屹立不倒。引起了民眾的廣泛關注:椰子樹是否更適合用于海防林?
“從目前來看,木麻黃仍是海防林的當家樹種?!敝軄問|告訴記者,省林業廳也在組織專家研究如何能夠讓海防林形成自我更新?!拔覀円苍诟愫7懒值幕旖涣值膶嶒?。盡量用鄉土樹種,如瓊崖海棠、水黃皮、黃槿、椰子樹等,很多本土樹種可以自我更新。這樣就既能提高海防林整體的結構功能,又能向鄉土樹種的海防林轉化?!?/p>
周亞東解釋說,椰子樹干高大,光溜溜的,抗風性能強,但防風性能上則遜于木麻黃;而且木麻黃在海灘沙土中生長得更快更好,目前需要盡快補種防風林,椰子樹一般要10年以上才能成林,而木麻黃3年時間就夠了。“從這方面來說,木麻黃的優勢更大?!?/p>
“重新培育海防林也要考慮成本問題,椰子樹的維護和造林成本都比較高,所以今后還是要以木麻黃為主,同時混種椰子樹、瓊崖海棠等鄉土樹種,逐漸實現更新演化。”周亞東說,盡管如此,省林業廳還是鼓勵農民在村莊周圍、農田附近種植椰子樹等鄉土樹種,這既有經濟效益又有生態效益。
劉強建議,海防林的建設要分三步走,先在海岸建起木麻黃為主的海防林;然后和鄉土樹種混交,形成一個混交林型的海防林;最后海防林逐漸形成自然林。“自然林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自我更新,自我修復?!眲娬f。
劉強進一步表示,本土樹種對土壤環境也有要求,因此需要木麻黃先對沙地土壤環境進行改良,為其它鄉土樹種生長創造條件。如有的樹種需要在陰涼條件下生長,就需要木麻黃先構成一定的光照和土壤環境,對水分保持也有好處。
而在薛楊看來,不僅要將木麻黃和其它鄉土樹種混種,木麻黃本身也應該混種,他告訴記者,木麻黃的樹苗有兩種,一個是無性系,用營養器官來培養,一個是實生苗,是用種子培養的。實生苗有主根,根系發達,抗風比較好,但抗旱比較弱,而無性系苗須根發達,惡劣環境也能生長。
木麻黃一直“當家”逐漸用鄉土樹種替代
將木麻黃與本土樹種混交種植,到木麻黃林老化需更新時就砍掉,屆時鄉土樹種也成林了,但需要較長時間
周亞東說,長遠考慮,最好的海防林,就是用鄉土樹種代替木麻黃?!叭缛f寧石梅灣的青皮林,不需要人類做什么工作,臺風來了,雖然也會有損失,但它能夠自己恢復和更新,說明它抵御臺風的能力特別強,這就是海防林要追求實現的一個目標?!?/p>
按照劉強的設想,混交后,鄉土樹種在木麻黃的林下生長。到木麻黃林老化了,需要更新的時候,就砍掉木麻黃,這時這些鄉土樹種也成林了。然后,鄉土樹種還要進一步演化,形成頂級的自然林樹種,不需要人工再去管了,可以自己更新。各種年齡段的樹都有,有樹苗、幼齡樹、中齡樹、成熟齡樹,自然更新。
劉強告訴記者,希望30年后,木麻黃采伐時,呈現出的是混交林的狀態。“但是,要形成近似自然林的狀態,時間就更漫長了,可能50年,甚至100年以上?!眲娬f,熱帶雨林恢復需50到100年左右,不僅是林子長出來,還要包括林子下的土壤狀況和各種生物的多樣性,包括微生物、動物等。
“這就需要政府部門看得遠一些,考慮長遠利益、百年大計?!眲娬f,像他們做科學實驗的,不可能很快出結果,有的實驗甚至要幾十年甚至幾代人來完成。
劉強從1998年開始做海防林的研究。當時有三塊樣地,分別位于南海大道、新秀海灘和海甸島。但三塊樣地最長的存留5年,短的只有1年多?!皹拥剡w移的速度永遠趕不上開發的速度,現在據說桂林洋那塊樣地也要做景觀開發了?!眲娬f,他還是希望能留下一小塊樣地可以供長期科學實驗。
省林科所所長楊眾養則表示,對于樹種的選育,有一個現成的好辦法?!澳憧矗_風過后,海岸邊能夠保留下來的樹木,通常母樹的抗風性比較好,從這些樹中間來選種,培育出來的樹苗抗風性會更好。從科研的角度看,意義重大,一定要及時跟進這項工作?!?/p>
清理倒樹越快越好要分段間隔清理補植
全面清理倒樹會對流沙嚴重的文昌沿海所有村莊造成威脅,還會對木麻黃下面的灌木造成傷害,不利于固沙和保持水分
而要大規模復種海防林,首先面臨的是倒折樹木的清理問題。記者在???、文昌等多處海岸線看到,臺風過后一片狼藉,樹木有的被攔腰折斷,有的被連根拔起,一眼望過去只有稀稀落落幾棵劫后余生的小樹,清理難度很大。
很多百姓希望能夠盡快清理,種上新的海防林。“萬一近期又有臺風來了,怎么辦?我們希望能趕緊將這些倒樹清理掉再種上。”
但是,楊眾養建議,為減少水土流失,對于受損林要分段、間隔進行清理、補植,每段不超過300畝。先改造受損嚴重的地段,后改造受損較輕的地段。在清理風折、風倒木時,要盡量保留有生長、萌芽潛力的林木。
薛楊告訴記者,全面清理倒樹不僅有可能引起流沙,還可能引起與農民的土地糾紛。文昌自古以來都是我省流沙最為嚴重的地區,全面清理產生的流沙會對整個村莊造成嚴重威脅。此外,這次被吹倒的木麻黃下面還有很多灌木和草本植物依舊存活,它們還起到固沙的作用,要避免清理過程中對它們造成傷害。
楊朝暉也向記者證實,此次臺風中,野菠蘿、仙人掌等原始海防林的低矮灌木仍保存得較好,包括一些被打斷的木麻黃樹,雖然防風效果大打折扣,但是卻仍可起到固沙的作用。
“我們會進行科學的清理和種植,采取‘品’字形布局?!睏畛瘯熣f,“雖然林區樹木大面積毀壞,但卻不能成片砍伐重種,因為有些樹雖倒了,根系還在,能起到部分防風固沙的作用,而且大面積的成片樹苗也很難抵御今年冬季強大的東北風,甚至連存活都難?!?/p>
方發之告訴記者,具體實施起來還要考慮成本問題和可操作性,如果留著樹干,實施清理作業會非常難,但全部挖掉又會有流沙過來。按照以往的經驗,建議把樹樁留下,將樹干清理掉。
楊朝暉說,有德國專家傳授經驗,他們如今種樹已不是在地里種樹,而是在樹里種樹?!敖裉彀褞卓脴浞N上了,自然長大之后,進行觀察,比較好的品種留下來,差的品種就砍掉。”
海防林復種啟動 最快3年完成
臺風剛過,省林業廳就將海防林的修復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將今年16萬畝的種樹指標和補助資金全部下達給文昌和??诘闹貫膮^,并專門組織專家實地考察,向各市縣提出修復的基礎方案。
7月25日上午,臺風僅僅過去一周后,來自省林業廳、省森林公安局的干部和島東林場的職工一起,種下了災后第一批300畝的海防林木麻黃樹苗,從而拉開了我省大規模修復海防林的序幕。下一步,省林業廳將調集全省26個林區林場輪番支援災區,進行海防林重建。
按照省林業廳的部署,最快將在兩三年內完成對海防林的復種,而要等到這些樹苗長大起到更好的防風固沙作用,還需要更長的時間。
省林業廳廳長關進平說,海防林的恢復不是一天就能見效的,需要長期的努力和投入,目前正在緊鑼密鼓進行。
?
相關鏈接:
林業專家建言:海南海防林建設要優選樹種?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