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云南魯甸6.5級地震發生以來,媒體記者們快速反應、奮勇向前,用自己的辛勤付出,第一時間向關心災區的人們介紹地震災情、講述救災進展、記錄災難面前的人性與大愛。讓我們記住這些來自搶險救災一線的畫面,為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傳遞更多溫暖的力量。愿逝者安息,生者堅強! 8月3日,武警戰士在云南魯甸地震現場轉移傷員。 新華社發(張廣玉攝)
??? 8月3日深夜,一名孩子在魯甸縣人民醫院接受醫治。 新華社記者胡超攝
這是8月4日航拍的震中魯甸縣龍頭山鎮。新華社記者薛玉斌攝
????新華網北京8月10日電(記者霍小光、隋笑飛、黃小希、余曉潔)時間在這里定格:2014年8月3日16時30分。
????世界的目光在這里聚焦: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北緯27.1度,東經103.3度。
????一場6.5級強烈地震驟然降臨。頃刻之間,大地震顫,山石崩濺,房屋垮塌,生命消殞——
????魯甸之殤,中國之痛!危難之際,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果斷決策、科學部署,帶領廣大軍民同災難展開了英勇無畏、氣壯山河的殊死搏斗,顯示了中華民族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偉大力量。
????永恒的執政為民宗旨、不變的生命至上理念,災難中凝聚起偉大的中國力量
????魯甸地震是2000年以來,云南省境內發生的最大地震,震源深度只有12千米,極震區烈度高達9度,與2013年蘆山7級地震震中地表震動水平相當。加之地震波及范圍廣、震區人口稠密、多數房屋抗震性能差,導致人員傷亡慘重。
????災情牽動中南海,黨與人民心連心。
????得知震情后,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第一時間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努力減少人員傷亡,妥善做好群眾安置工作。要求有關方面抓緊了解災情,組織群眾避險,全力投入抗震救災。加強余震監測預報,密切防范次生災害發生。
????“把救人放在第一位”,表達著總書記的深切牽掛,體現著黨執政為民、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
????4日一早,受習近平總書記委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黨中央、國務院,代表習近平,飛赴災區,察看災情,現場指揮抗震救災工作。
????災情就是號令!
????國務院工作組緊急趕赴地震災區代表黨中央、國務院慰問災區群眾,指導救災工作。與此同時,云南省委、省政府負責同志率領工作組火速趕赴災區。整個應急救援系統迅速高效地運轉起來。
????時間就是生命!
????震后10分鐘,云南省武警總隊官兵攜帶各類物資裝備向震中進發。震后3個半小時,紅十字藍天救援隊全國各分隊集結完畢。地震局工作組出發,國家救援隊出發,國家衛計委醫療隊出發,公安消防官兵出發,通訊、電力、道路搶修人員出發,首批救災物資啟程……
????不同的隊伍朝著同一個方向集結——魯甸災區。不同的人群懷著同一個信念——為了災區群眾的生命安全。
????絕不放棄,絕不拋棄。各路救援力量謹記總書記“把救人放在第一位”的重要指示,同時間賽跑,與死神抗爭,不惜一切代價向震中突進,一場搶救生命、抗擊地震災害的戰斗打響了。
????有一種信仰叫忠于人民,有一種擔當叫挺身而出——
????“大家快點撤離到廣場,照顧好老人娃娃,快,快!”“黨員干部站出來……”
????魯甸縣龍頭山鎮龍泉社區黨總支書記唐正云帶領干部群眾徒手救出15位被掩埋的鄉親,安全轉移3000多群眾。
????“大家不要慌、不要怕,我們活著的人一定要堅強,要團結起來開展自救,黨和政府很快就來幫助我們了。”唐正云安慰著受驚的群眾。
????是的,在地震發生一個多小時后,救援隊即趕到了現場。
????魯甸縣也行動起來,迅速發動基層黨組織904個、黨員12536人,投入抗災一線;巧家縣發動基層黨組織1680個、黨員9600人,及時組織災情排查,轉移安置受災群眾……
????“要始終站在抗震救災第一線,把抗震救災工作作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最大實踐,站好先鋒崗、爭當排頭兵……”危急時刻,魯甸縣委發出《致全縣黨組織和共產黨員的公開信》。
????災難中,共產黨人成了群眾的主心骨。
????有一份天職叫沖鋒在前,有一種使命叫義無反顧——
????災情發生后,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重要指示,聞令而動,緊急出征,晝夜兼程,挺進災區。30多個小時內,來自成都軍區、北京軍區、空軍、二炮和武警部隊的近萬名官兵全部到達3個重災縣13個重災鄉鎮,全力展開生命搜救和轉移傷員工作。
????一邊是生的希望。山體滑坡,道路嚴重堵塞,距離震中龍頭山鎮還有十幾公里,車沒法開了,部隊官兵奉命輕裝徒步前進。“救人是第一位的,早一點到達災區,就有更多的生命希望。”一位軍官告訴記者。
????一邊是死的考驗。4日午后,年輕的邊防武警戰士謝樵,為搜尋失蹤受災群眾,在泅渡堰塞湖時被巨浪卷進漩渦……連日來,“尋找謝樵”的呼喚,在互聯網上被萬千網民轉發、跟帖。這是人民對子弟兵的崇高敬禮。8日上午9時45分,噩耗傳來,戰友在堰塞湖面上找到了謝樵的遺體。為了人民利益,他獻出了年僅24歲的生命。
????有一種感動叫舍生忘死,有一種力量叫眾志成城——
????讓“綠軍裝”和“白大褂”同步進入災區!
????抗震救災工作啟動伊始,黨中央提出了明確要求。
????“這樣做可以有效地把死亡率降到最低,把傷殘率降到最低,這是對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理念一次新的詮釋。”中國人民解放軍304醫院院長黃少平說。
????報告:魯甸縣城至距震中5公里沙壩村道路已搶通;報告:經過30小時搶修,災區75%用戶復電;報告:無線通訊正在恢復;報告:已有249名防疫人員到達指定位置,防疫工作全面鋪開……
????抗震救災是一場“多兵種”的集成作戰。
????軍綠色迷彩服、紅色橘色的救援隊服、醫護人員的白大褂、電力職工的藍制服……廢墟上、山腳下、險境中,無數無名英雄奮戰的身影,交織出一道道生命的彩虹。
????山還在搖,地還在動。
????97、150、175、410、589、617……隨著時間推移,統計出的遇難人數不斷攀升。
????26、32、112、200、600……各方救援力量傳來生命的訊息,每一個從死神手里奪回的生命,都更加堅定了人們戰勝災難的信心與勇氣。
????大災面前,世界再一次見證了中國式救援的速度。生與死中,詮釋著對人民的愛與忠誠。
????海外媒體評價說,中國最高領導人“把救人放在第一位”的宣示,充滿著生命至上的人文關懷。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已深入人心,成為全社會共同的價值追求。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