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鄭州某醫院的護士身著粉紅色的“空姐”服飾為患者開展導醫服務。該醫院導醫航空服務模式由20名形象、氣質佳的護士組成,在醫院進行迎賓、介紹就診程序,護送危重病人、為患者端茶倒水、掛號、取藥、開電梯等生活服務。(據8月25日中新網)
妙手回春、救死扶傷……今后提到醫院,人們想到的或許不只是這些詞語。這家醫院推出的導醫服務頗有“新意”:讓年輕貌美的護士身著“空姐”服飾開展工作。也許,醫院的初衷是希望為患者提供更優質貼心的服務,但筆者更愿意看到醫院在醫療業務方面多下功夫。
首先,護理工作絕不只是做到“露出八顆牙的微笑”那樣容易。讓護士換上空姐裝為患者服務,其實會傳遞一個錯誤的信息:護理工作等同于禮儀培訓。護理是一門專業技術,醫學院會專門設置相關專業進行理論建設,而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護士不僅要有醫者仁心,更要有精良的護理知識和豐富的護理實際操作經驗。換件衣服、接受空姐培訓就能為病患提供更優質服務?筆者認為未必如此。
其次,為患者服務何必“易裝”上陣?一看到白大褂就會想到醫院,白衣天使更是人們對醫務工作者的愛稱。如果說要為患者提供航空服務,只需要為護士安排空乘人員的相關培訓即可。何必要脫下白大褂?難道部分醫務工作者認為自己的職業不如空乘人員“高大上”?為人民服務不分高低貴賤,其實只要心里裝著患者,即使衣衫襤褸也是最美麗的。
再有,護士服對護士可不僅僅是一套制服。筆者雖然不是醫學院畢業生,也知道護士服一個重要作用是起到隔離保護,防止患者和醫務工作者在接觸過程中發生交叉感染,而正規醫院都要對護士服、白大褂進行定期消毒處理。不難想象,看似光鮮亮麗的粉紅“空姐裝”能否起到這樣的作用。
近年來,醫患關系也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話題。應當說,醫院的決策層能夠意識到醫療服務方面存在的不足,并試圖改進的初衷是值得肯定的。但希望還是要在加強醫療職業技能培訓方面多下功夫,而不僅僅是走形式地讓護士換上空姐服裝那么簡單。???
?
?
?
?
相關鏈接:
鄭州一醫院推“空姐”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