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28日,據《日經中文網》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印度總理莫迪下周將在東京舉行首腦會談,屆時將就兩國企業共同生產稀土達成協議,預計明年2月印度將以年均約2000噸的規模啟動對日稀土出口。
消息人士稱,日本目前正努力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采購來源的進一步多樣化將有助于價格穩定。
稀土共同生產將由印度原子能廳下屬全資子公司、印度稀土公司(IREL)和豐田通商實施。兩家公司將于9月內簽署協議。
印度稀土公司利用鈾和釷礦石生產作為化合物的混合稀土。而豐田通商利用這種化合物生產用于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車等的釹、鑭、鈰以及鐠。產量合計將達到相當于日本需求量約15%的每年2000~2300噸,將優先向日本出口。
豐田通商的發言人稱,該公司正在查核這篇報道。
印度稀土公司和豐田通商曾于2009年一度簽署原料供給協議,但印度方面在中國限制出口之后,主張以高于市場的價格進行出口,單方面取消了協議。在印度,天然資源開發和向海外企業銷售屬于內閣會議決定事項,辛格前政權由于內政問題等原因,存在對稀土出口持慎重態度的一面。
5月上臺執政的莫迪新政權提出“印度品牌化”戰略,認為為了積極利用本國的天然資源,盡快進入市場是上策。此次,多年來的談判將結束,終于走到了商業生產這一步。
除了印度之外,日本還與越南和哈薩克斯坦就推進稀土共同開發達成了協議,希望分散過度偏重于中國的采購風險。
日本此前稀土進口量的9成以上依賴中國,但以2010年9月在東海日本巡邏船沖撞中國漁船事件為轉折點,中國減少了對日出口,日本的穩定采購曾出現風險。受此影響,日本舉官民全體之力,致力于采購來源的多樣化和替代原料的開發,日本稀土使用量已降至頂峰時期的60%。雖然因供給風險而一度急劇上升的價格目前趨于平穩,但中國產稀土仍然占日本進口量的6成以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