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0日下午3時,“國家記憶-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二戰中美友好合作影像展”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正式開幕。遠征軍老兵代表趙振英先生、尤廣才先生,二戰中緬印戰場的美軍中士、93歲高齡的美軍抗戰老兵代表伯納德?馬丁先生,美軍援華抗戰名將史迪威將軍之外孫約翰·伊斯特布魯克先生等人出席了開幕式。
1945年9月9日,中國南京,從南京中央軍事科學院的陽臺上拍攝的日軍簽署投降書的長鏡頭。
1944年11月23日,李占宏(音Lee Chan-Hon)剛剛年滿13歲,盡管已經在中國軍隊里服役兩年,仍然是稚氣十足,面對鏡頭作微笑狀。美軍通信兵(U.S.Army Signal Corps)拍攝
1944年10月14日,收復的騰沖點燃友誼之火。一位年長的中國男人在滿目瘡痍的騰沖街頭停下來,向一名美軍軍士借火,點燃他的煙。這位居民,挑著籃子裝著他所剩無幾的家當回到了焚毀的城里。圖片中的美軍隸屬于Y部隊顧問團成員,協助中國遠征軍進行這場成功的戰斗。美軍通信兵(U.S.Army Signal Corps)拍攝
在中國飛行員們參觀訪問樸卜羅(Pueblo)的那個上午, 中國人和印第安人在剛開始時因文化和語言的障礙而感覺生疏和隔閡,但在傍晚前, 他們已經成為很好的朋友了。圖中的中國飛行員教一個印第安男孩對著鏡頭行美式軍禮。
這是一張日本代表團給總參謀長麥克阿瑟將軍的帝國憑證,在照片中心的是日本帝國圖章構成的正方形。正上方是裕仁天皇的個人簽名。
在安排投降要求的會議之前,這是日本代表團給總參謀長麥克阿瑟將軍的帝國憑據的一頁。
在安排投降要求的會議之前,這是日本代表團給總參謀長麥克阿瑟將軍的帝國憑據的一頁。
1945年8月22日,日本投降后,散發給日本占領區的中國人的傳單照片。
1944年5月6日,來自北達科他州的通信兵攝影師上等兵亞瑟.海吉(Pvt.Arthur W.Hedgo)在CBI(中緬印戰區)戰場用中國筷子吃他的美國干糧,身旁的小孩李田右(音:Lee Ting Yow)在教他使用筷子。海吉是在前線拍攝中國軍隊戰地影片的途中停下來休息時吃他的食品的。
美國空軍在華對日作戰:在中國某處,當空襲警報拉響時,配備降落傘的美國飛行員們飛快地跑向他們的戰機,升空驅趕來犯的日軍飛機。這些駕駛美國飛機的隊員在飛機引擎下方畫了張鯊魚嘴。陳納德將軍的空中力量也包括轟炸機隊,一直執行定期轟炸日軍據點的任務。
1944年7月15日,在沿列多公路某處的康復營地里,史迪威將軍脫帽對著一群中國退伍軍人講話。戰爭遺留下的傷殘軍人先在此學習新的生存技能——鐵匠、編織、 木工等,然后離開軍旅回到平民生活。這個營地當時由中美共同管理經營,大約有兩百多名退伍士兵(全都有不同程度的傷殘)。美軍通信兵(U.S.Army Signal Corps)拍攝,美國戰爭信息辦公室(USOWI)發布
1944年3月31日,美軍士兵慰問中國戰友。在緬甸北部的胡康河谷,一名美軍士兵彎下腰來給一名中國傷員點燃香煙。中美聯軍猶如兩把鋒利的叉子刺向日軍,將敵人逐出了具有戰略地位的胡康河谷。
1944年3月31日,照片所示體現了現代機械與傳統人力勞動的強烈對比,表現中國人民奮力拖拉一個巨石碾子滾過跑道,用血肉之軀鋪筑通往民族解放之路。
美軍空軍地勤人員疲倦地返回基地之后,一架波音B-29 轟炸機再次騰空而起;從它的肚子下面鉆出來的兩位飛機工程師,剛剛填補了它身上的高射炮彈孔,替換上脫落的起落架。在維修保養中心,飛機工程師們晝夜不停地工作,更換零件、修理保養、調試,目標一致地將這架巨型轟炸機送上天空。圖為這群開心的地勤人員從停機坪走過來,對自己的工作心滿意足。
1945年4月12日,在緬甸臘戍附近,美軍第49野戰外科醫生享受著美妙的音樂娛樂。美軍通信兵(U.S.Army Signal Corps)拍攝
“嘩!”,還有另一個目標在墻上。加州的詹姆士.羅布農(JamesH.Lobnow)技術軍士手執釘錘,對一群侵入印度藍姆枷的“B-29”狠狠打擊,當“煙消云散”的戰斗結束后,發現墻上停歇著眾多“飛機殘骸”。“哦!真不少!這就是殘酷的戰爭!”恐怕只能這樣感嘆如此奇觀了。攝影師:凱佛茨(Keyfetz)參謀軍士(美軍通信兵(U.S.Army Signal Corps)拍攝)
1945年3月15日,華盛頓的杰拉爾德·克瑞甘(Gerald M.Creegan)上尉以及弗吉尼亞州的霍華德·格里高里(Howard C.Gregory)上尉,與他們的中國朋友正一起從緬甸臘戍的廢墟走出來。他們隸屬于第5野戰炮團。攝影師:謝瑞爾(Shearer)(美軍通信兵(U.S.Army Signal Corps)拍攝)
1944年9月2日,中國軍隊第14 師42團隊列里最年輕的士兵。他就是云南人李樂貝(音Lee Lew Bell)上等兵,年僅12 歲,但是已經入伍一年。圖為他正向兩名美軍聯絡官夸獎他的湯姆式沖鋒槍。左:俄克拉何馬州的步兵聯絡官萊繆窯約翰遜(Lemuel S.Johnson)上尉,右:華盛頓州的醫務聯絡官上尉。
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中國抗戰珍貴照片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