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消息,邯鄲市大名縣原縣委書記的司機王某涉嫌利用縣委書記專職司機、與縣委書記關系密切的便利條件,自2012年5月起,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收受他人賄賂50萬元人民幣,并承諾為請托人謀取利益。目前,王某已依法被提起公訴。
“司機腐敗”“秘書腐敗”“子女腐敗”是社會存在的三個惡疾。近日,這一話題隨著這起案件再次走入公眾視線。由點及面,司機腐敗早已不是個別地區的特有現象,領導司機這個特殊職業也有向高危崗位轉變的趨勢。要知道,從法律意義上來說,“司機腐敗”其實并不成立,因為司機本身并沒有公權力去接受賄賂,然而在現實中,“司機腐敗”現象從未間斷,問題依舊突出。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領導干部本身出了問題。對于部分腐化的領導干部而言,司機在他們的生活中有著與秘書一樣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其中,司機會無可避免地參與到領導的家事之中,迎來送往、搬東挪西,這自不必多說;與此相比,更為可怕的是部分司機還充當了這些領導干部貪污腐敗的“橋頭堡”,一些領導不方便親自參與的暗箱操作很多情況下都是由司機完成,他們在暗中進行權力尋租,完成一樁樁不可見人的齷齪交易。也正是基于這一點,在抓住了領導把柄之后,司機往往敢于借助領導的權威,為自己謀求高額回報。既然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被掌握,某些領導干部對于司機的小動作也只得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得過且過了。
領導干部在價值取向上出現了問題,站不正、立不穩,必然會給那些心術不正的司機以可乘之機及尋求權力轉租的機會,致使行業歪風邪氣盛行。為此,不得不提及最近國家大力推行的公車改革方案。按照新方案,中國取消副部級以下領導干部用車,取消一般公務用車。普通公務出行社會化,適度發放公務交通補貼。與此同時,司勤人員也多用內部轉崗的形式進行安排,杜絕了簡單推向社會的做法。雖然公車改革本身還有許多問題,但對于預防日趨嚴重的“司機腐敗”難題,這一方案還是起到了極為有效的遏制作用。
領導干部需要嚴格要求自己,時刻維護自身形象,他們的舉止行為會極大地影響到周圍的工作人員。也只有自身沒有問題、光明磊落,才不會被不法之徒利用。需要再次強調的是,領導干部的權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黨和人民所賦予的重托。權力既然取之于民,就要用之于民,領導干部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祉。也只有牢記重托才能不辱使命,受到人民群眾的愛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