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賣得比超市貴、質量優勢沒體現、導購員不夠專業,消費者大多不買賬
藥店賣奶粉,換“湯”更需換“藥”
核心提示
長久以來,嬰兒配方奶粉一直是超市、母嬰店的拳頭產品,人們選擇奶粉時首先想到的也是這些地方。但近年來,各地出現的“毒奶粉”事件,也讓“媽媽”們對奶粉質量心有余悸,為此不少家庭甚至選擇了“海外代購奶粉”。
為了實現嬰幼兒“口糧”的嚴格把關,2013年6月2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等九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要求嬰幼兒配方乳粉參照藥品管理辦法嚴格管理,嚴格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許可條件,并在全國相繼試點“奶粉進藥店”。
我省于今年5月份正式加入藥店專柜銷售奶粉的試點大潮,而海口不少藥品超市早在去年就已搶先“試水”。如今,試點藥店銷售奶粉的情況如何?近日記者走訪了海口市部分首批試點藥店發現,被寄予厚望的“奶粉進藥店”運營情況并不樂觀。
冷清
146家“試水”藥店大多經營不理想
品牌種類少,一些奶粉2個月都難銷1罐
2013年10月份,藥店專柜銷售奶粉首先在北京和江蘇拉開序幕,今年開始在全國全面鋪開試點。我省也于今年5月份加入了藥店專柜銷售奶粉的試點大潮,廣安堂、源安隆、養天和等連鎖藥店企業和海口國益大藥房一家單體藥店在內的146家藥店加入了首批試點藥店專柜銷售奶粉的行列。
近日,在南沙路的一家試點藥店里,記者發現該店貨架上只擺放著一個品牌的奶粉,該奶粉價格不菲,每罐368元,但是買1罐送1罐,買6罐送7罐的促銷優惠,卻是非常吸引眼球。
如此優惠的奶粉到底銷量如何呢?一名店員告訴記者,該奶粉2個月都難銷1罐。主要原因是該奶粉品牌是該藥品連鎖企業與國外奶企合作開發的品牌,目前不比美贊臣、高培、惠氏等奶粉品牌的高知曉率,不受大眾青睞。
記者在海口國益堂大藥房走訪時發現,該店奶粉品牌雖也不少,已有十多個大眾青睞的品牌,但銷售情況也不樂觀,一個月奶粉營業額也只有2000-3000元。
記者調查還發現,目前很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藥店可以買到奶粉,有人甚至認為藥店是生病了才會去的地方,覺得到藥店買奶粉不吉利。
價格
賣得比大超市貴缺少促銷讓利活動
藥店奶粉銷量不如大商超和傳統母嬰店,拿不到低廉的進貨價
價格無優勢,促銷力度小,奶粉種類少……不少精打細算的寶媽們一對比,就看出了藥店和大超市的差別。一位“寶媽”曾給記者算過一筆賬:一罐900克美贊臣安嬰寶2段,大商超只售202元,滿300元還減30元,而大部分藥店卻賣到219元,還沒有任何促銷,寶寶一個月2罐奶粉,算下來,大超市可以幫她省下60元,而且在大商超還可以“一站式”購齊所有的日用品,方便實惠。
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相比內地其他省份,我省并無自己的乳粉生產企業,且與大陸隔海,奶粉運輸成本較高,導致奶粉進價高,壓縮了利潤空間,目前藥店處于起步階段,銷量比不上大商超和專業母嬰渠道,因此必須依賴奶粉二級代理進貨,在價格方面藥店賣奶粉顯不出優勢。
記者從島內一家奶粉經銷商了解到,目前藥店渠道進購的奶粉量只占市場5%左右,大商超和母嬰店占到80%甚至90%以上;再加上各種資質手續和批次記錄等程序的嚴格要求,目前省內部分經銷商對藥店賣奶粉這一渠道合作的積極性并不高,不僅給藥店的奶粉進貨價格高、折扣低、促銷支持力度小,甚至大部分要求現金交易,導致藥店經營壓力很大。“價格不算便宜,種類又不算多,藥店專柜賣奶粉確實不好賣。”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藥店作為除大商超、母嬰店和電商之外奶粉第四個銷售渠道,如今還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可,老百姓購買習慣問題,藥店目前服務專業性不強等問題還沒有解決,藥店作為第四奶粉購買渠道還存在很多軟肋。
質量
進貨標準并不比一些大超市嚴格
藥店對奶粉質量和經銷商資質的規范程度,很多大商超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海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出臺《海南省藥店專柜銷售嬰幼兒配方乳粉管理辦法(試行)》中,要求試點藥店必須采購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128家國內奶粉生產企業合格產品和經有關部門檢驗合格備案的進口奶粉,藥店在奶粉進貨的時候應當建立并嚴格執行進貨查驗和查驗記錄制度。對供貨商和生產企業的許可證、營業執照等進行查驗,并對乳粉進貨查驗進行詳細記錄。
該《辦法》的出臺似乎已經給不少奶粉經銷商念了“緊箍咒”,海口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不少經銷商和乳粉生產企業因缺乏資質,被排除在藥店購貨行列之外,在一定程度上,藥店把關了經銷商的資質,也在一定程度上把關了奶粉安全,相比一些在進貨時對經銷商資質要求并不嚴格的個體經營小超市或者不規范的母嬰店,藥店無疑更加規范嚴格。
但是,相比大商超和品牌的母嬰連鎖店,藥店的門檻要求又不見得最高。據海南國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江文介紹,比起對奶粉質量和對奶粉經銷商資質的要求,大商超和品牌連鎖母嬰店對奶粉采購渠道的要求比藥店有過之而無不及。“目前島內的大部分大商超比如家樂福和華潤萬家等,進貨時都要求三證和每批次的檢疫報告,這與連鎖藥店的進貨要求并無差異,有的商超甚至對自身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劉江文說,在產品的保質期上,很多大超市對一些保質期過半的產品不再進貨,但很多小藥店卻會進一些離保質期較近的產品。此外,目前大商超進購的奶粉品牌與試點藥店也基本一致,都是有關部門規定的128個目錄之內。
根據我省出臺的奶粉進藥店政策的有關規定,每個試點藥店都應該為本店奶粉設立自己的電子“身份證”,以便通過電子監管碼追本溯源。但記者走訪藥店時發現,目前試點藥店的奶粉與其他渠道的奶粉并無兩樣,奶粉產品上并沒看到電子身份識別碼。
“雖然規定每批次進入藥店的奶粉都需要檢驗,但一旦遇到奶粉質量問題,消費者還是只能拿小票記錄作為購買憑證,而假設同一經銷商,將同一批次的奶粉銷售給不同渠道,這時追責將面臨困難。”一位業內人士跟記者透露。
服務
導購員數量少專業性不如母嬰店
一些導購人員只接受2小時培訓就上崗;部分藥店有廠家銷售人員在“自賣自夸”
近日,記者在海口市海甸島五中路的一家試點藥店內碰到初為人母的80后符女士,符女士表示在藥店買奶粉會更放心,寧愿多花錢去藥店購買奶粉,但是令她失望的是,在藥店轉了幾圈下來,不知道哪款奶粉適合自己的寶寶,營業員也提供不了專業指導,最后還是悻悻離開。
我省奶粉進藥店的管理辦法要求,藥店必須配備專業人員對消費者提供指導和幫助,不得對嬰幼兒配方乳粉進行夸大和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非本企業在職人員不得在藥店營業場所內從事嬰幼兒配方乳粉銷售的相關活動。
8月18日,記者走訪了海甸五中路的一家連鎖藥店,發現店中只有1名導購人員,該店于今年6月份開業,在人員配備上還是非常匱乏,詢問得知,該導購人員只接受了2個小時的培訓就上崗了,并且之前沒有任何母嬰行業的工作經驗。消費者在得不到相關專業知識講解情況下,很多只是轉轉就走了,更是留不住回頭客。
記者又走訪海甸島三西路的一家試點連鎖藥店,發現該店每周末在搞優惠促銷活動時,都會有廠家銷售人員到現場幫忙促銷,只向顧客推銷自家品牌奶粉,已經違背了細則中,非本企業在職人員不得在藥店營業場所內從事乳粉銷售活動的條例。“王婆賣瓜,自賣自夸,各個品牌的促銷人員只持一家之言,消費者很難在琳瑯滿目的品牌中,挑選到適合自己寶寶體質的奶粉。”在海口一家大商超購買奶粉的林女士表示,相比藥店賣奶粉,母嬰店里不僅用品種類齊全,而且還能提供比較專業的育嬰指導。
對策
“藥店+母嬰店”
奶粉嬰兒用品一起賣
藥店專柜賣奶粉,雖然目前總體情況還不是很樂觀,但是不少藥店仍在不斷地努力和探索。為了迎合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不少藥店已經采取在藥店旁邊開設母嬰專門店的方式來吸引顧客,有的還放膽一搏開起了“母嬰城”。各種模式突破了藥店里只設專柜銷售奶粉的限制,而演變成如今國內消費者更習以為常的母嬰店形式賣奶粉。
“只賣奶粉不好賣,現在打出母嬰店的招牌,奶粉配上一些嬰兒喂養用品、嬰兒洗護用品、紙尿褲、甚至嬰兒衣物等等嬰幼兒相關產品一起賣,情況就好了許多,經營好的門店一個月可以達到30萬元營業額,其中奶粉營業額可以占到2萬元以上,大概可以占到總營業額近10%。”一位藥品連鎖企業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雖然走得很艱難,但是終于看到了一絲曙光。
據了解,廣安堂連鎖藥店在2015年計劃開到200家連鎖母嬰店,而源安隆也有100家的計劃,各家采取的開拓方式不一樣,有的采取并購個體母嬰店,在供貨和管理上納入統一監管,有的依靠已有藥品超市的店面,擴大規模。針對不同形式的“藥店賣奶粉”,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只要奶粉按照藥品GSP(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的方式來進行管理,政府并不會干預其市場行為。
對策
藥店高校建立合作
提高員工專業水平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對于這種新興的乳粉銷售渠道,藥店經營者們似乎還缺乏一些經驗。
劉江文建議,藥店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勝,首先要轉變觀念,由之前賣藥的坐等顧客上門,轉變為積極主動提供服務。
對于目前藥店的專業性不強問題,省食藥監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政府將提供更多的培訓服務,但是歸根到底,還需要企業自己的努力,盡快提高自己的服務專業性,以提升市場競爭力。
據了解,海南廣安堂集團已經與省內兩所高校建立合作,請高校營養學教授為員工培訓,同時公司將為員工提供部分培訓資金的支持,預計2015年將有100位營養師持證上崗。
建議
政府需把好源頭關
加強對藥店經營監管
“推行藥店賣奶粉,如果只是從形式上改變,而實際上對奶粉質量安全監管卻依然如常,恐怕只是換湯不換藥。”一名奶粉經銷商表示,藥店賣奶粉對規范奶粉銷售市場是有益嘗試,但奶粉品質的問題大多不是出在流通環節,而是出在上游生產企業上。藥店只是代售機構,其本身無鑒別奶粉品質合格與否的能力,因此,不能認為奶粉一進藥店銷售,質量就無憂了。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消費者對于藥店的奶粉充滿更高的期待,許多“媽媽”也表示,如果像現在這樣,奶粉還是原來的奶粉,只是增加了藥店這個銷售渠道,不過是新瓶裝舊酒,無法讓消費者重拾信心。
海口市民李先生認為,進藥店的奶粉應該設立更高的門檻,比如從奶源、奶粉企業、中轉環節等方面都應該加強監督。“現在藥店奶粉的價格比超市、母嬰商店的奶粉價格還略高一些,即使價格相同,消費者為什么還要跑那么遠到藥店買奶粉呢?去買肯定是因為藥店給人的感覺很‘安全’。因此我建議凡是進藥店的奶粉,必須設立比其他渠道更高的安全標準,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來購買。”
有業內人士表示,單純把奶粉放在藥店賣,并不能真正解決食品流通的安全問題,只有真正把奶粉和藥品一樣,從奶源、生產、加工這些環節嚴格監管起來,并加強對藥店經營的監管,為消費者提供專業指導和購買便利,簡化消費流程,才能讓“奶粉進藥店”政策不落空。
專家建議,嚴格的電子監管體系的建立,是把控奶粉從生產到銷售,整個流程的一項必要舉措。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全程追溯的電子監管體系必須由全國統一部署建立,目的是讓奶粉從生產到流通到銷售的每個環節都有自己的“身份證”,這項措施要由乳粉生產企業來配合實施,目前只有個別奶企已經做到,但是還有很大部分乳企正在建立這套電子監管體系,按照國家部署,將在2015年左右實現全國奶粉電子監控體系的建立。
藥店賣奶粉
國外怎么管
法國新配方奶粉藥店率先出售
在法國,藥店和超市都可以銷售奶粉。但特殊配方奶粉包括防止吐奶、避免過敏、助消化等嬰兒奶粉需要在有行醫資質人員的建議才能出售。
在藥店銷售奶粉的優勢在于,醫師或藥劑師可以根據個體情況有針對性地為嬰兒推薦奶粉,減少了嬰兒對奶粉的不良反應,而這樣的專業建議在大超市是聽不到的。據了解,嬰兒奶粉在法國是一種醫療食品,最早只能在藥店壟斷出售,后來逐漸放開進入超市,目前也可網購。據了解,由于價格略高,倉儲容量小,藥店出售的奶粉量并不大,但近幾年一些大品牌奶粉公司發現,在藥店賣奶粉可以提高品牌可信度,所以目前新配方奶粉會先在藥店上市出售。
美國獨立藥店會銷售嬰兒奶粉
美國藥店多設在大型超市連鎖店內,藥店本身沒有銷售嬰兒奶粉的業務。在超市連鎖店內,嬰兒奶粉與其他嬰兒用品擺放在同一處,供顧客選購。在獨立開業的藥店內,會銷售嬰兒奶粉。藥店會根據店面大小決定是否和如何銷售嬰兒奶粉。但顯而易見,美國消費者在大型超市購買嬰兒奶粉的比例大于在藥店購買此類產品。
德國藥店賣奶粉無需特別許可
在德國,奶粉普遍在連鎖衛生用品商店出售。這里除了出售個人日常護理和家居清潔用品之外,嬰幼兒食品和用品、維生素等保健藥品也是其主要的營業范圍。此外,一些專營有機食品的商店中也可以看到有機奶粉的身影。一些德國大型的超市和藥店也有嬰幼兒食品柜臺。
在德國,嬰幼兒奶粉屬于營養品,藥店進行出售不需要更多的許可和資質,進貨的種類和數量是根據市場需求所決定的。
德國的《營養食品法》對包括奶粉在內的嬰幼兒食品質量、各種成分含量的標準做出了嚴格且詳細的規定。與普通食品相比,嬰幼兒營養品的農藥、硝酸鹽及其他污染物含量的上限都明顯更低。
?
?
相關鏈接:
保險公司推出“奶粉險” 每罐最高賠付2000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