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不可而為之”,孔子這句話原本是講,在使命的驅使下勇敢迎接挑戰、倔強有為的意志,當中的“不可”是“做不到”的意思。但是到了現在的互聯網時代,“不可”二字卻被很多人曲解為“不可以做的事、不能做的事”,明知某些事情違犯法律、斷不能做,卻偏要去做。具體表現為一些互聯網企業愛打“擦邊球”,為追求發展速度而不擇手段。究其原因,非常簡單:利益驅使,而絕非創新或者使命驅使。
9月24日,廣受關注的深圳快播涉黃案件嫌疑人受審,新聞聯播、焦點訪談都對此事件做了深入報道。我們注意到,網絡上有很多人為快播鳴冤叫屈,除了那些喜歡和善于利用新聞事件嘩眾取寵的某些“公知”以外,相信其中絕大部分還是因為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沒有理解快播違法的行為本質。
雖然孟子提過“食色性也”的觀點,但講的是人的本性、本能,不是進行非法勾當的幌子,更不能藉此作為逃避打擊的借口。哪里是相關行為的邊界,哪些事情做得做不得,是中國人做人歷來一項非常重要的功課。設想我們正站在大街上,如果迎面走來一位婀娜美麗的妙齡女子,我相信每個男人都有一股原始沖動,但沒人會這樣去做。這就是欲望與行為的距離,這就是文明。“有所為、有所不為”就是文明的本質,而這句話同樣來自孟子。法律,則是在人的自覺之外,為了彌補自覺性的不足,而由整個社會的共同道德、共同價值觀加諸的強制性約束。
中國一向強調色情行業的社會危害,并且一直對涉黃性質的傳播行為保持零容忍的態度。網絡絕非法外之地,所以要想提供色情內容的互聯網服務,那么你必須將你的企業設立在色情業合法的國家,比如日本。當你在一個色情業非法的國家開展涉及色情內容的服務的時候,不管你的服務是線下還是線上,甚至是當下流行的模式O2O,你都毋庸置疑地觸犯了法律,必然受到法律的懲處和制裁。即使是在美國,各州也有不同的法律,你也不能因為某種行為在甲州合法,而在視其為非法的乙州施以同樣的行為。
我們認同科技帶來的變革力量和便捷,也歡迎和鼓勵創新給我們注入的新鮮血液、開創的新鮮領域、構建的新鮮內容,以及隨之而來用戶體驗的不斷改善和提升。但是我們絕不允許打著科技創新和用戶體驗的幌子,行雞鳴狗盜之事。深圳市場監管局對快播作出的處罰只是行政上的決定,我們更加關注的是法律對于快播事件所表明的態度。
打擊網絡淫穢色情犯罪任重道遠,除了有關部門外,我們每一個網民、甚至全社會都應該明辨有為和不為的界線,共同維護開放而干凈的互聯網環境,就像我們維護城市的美麗、主張清潔的空氣一樣的道理。
?
相關鏈接:
快播CEO接受央視采訪時流淚:確實存在僥幸心理快播涉嫌傳播淫穢物品牟利案被移送審查起訴“女生遇害因快播被封”純屬臆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