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寧
10月10日上午,中紀委官網發布科技部黨組關于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證實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寧已被依法批捕。
據通報,審計署2012年4月審計發現5所大學7名教授弄虛作假套取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資金2500多萬元的問題,其中涉及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寧等人承擔的由農業部牽頭組織實施的“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有關課題。
據《中國經濟周刊》了解,早在今年6月,李寧就已被吉林省檢察院帶走,其涉嫌將一筆科研經費轉移到自己公司的賬戶,具體金額不詳。在此之前,他的一名負責公司運營的學生已被司法機關控制。
最年輕的工程院院士和上千萬的科研經費
52歲的李寧曾是業內最炙手可熱的中青年科學家之一。李寧少年成名,16歲考入江西農業大學,29歲獲得中國農業大學博士,45歲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除了是“中國工程院最年輕的院士”以外,李寧更是中國克隆技術的領軍人物,獲得過國家最頂級的科技獎項,是多項大中型科研項目的帶頭人。
動物遺傳是李寧多年來潛心研究的核心。據《中國經濟周刊》了解,2000年,李寧帶領團隊克隆出了3只轉有人α抗胰蛋白酶基因的轉基因山羊,之后“一舉成名天下知”。接著,李寧在該領域獲得了更多更高的學術成就,其中不乏國內動物遺傳領域的原創性工作:首次克隆了雞性連鎖矮小基因,發現了雞抗白血病病毒的基因座……2003年,他更是憑借《豬高產仔數FSHβ基因發現及其應用研究》獲得國家科技發明二等獎(一等獎空缺)。
豐厚的學術成果為李寧帶來了多項科研項目的邀約。公開資料顯示,李寧曾擔任863項目現代農業領域和生物反應器重大專項專家組組長、轉基因生物培育重大工程副總工程師、國家重大研究計劃生育與生殖專項專家組副組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學術帶頭人……20多年來,李寧僅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73(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863(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等三大科研計劃獲得的項目就至少22項,其他參與的大小項目更是難以計數。
與此同時,李寧還是這些項目課題的評審。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的雙重身份,早在2008年就引起其他專家的不滿。2008年,有人在網上舉報,李寧在一項國家級的水禽開發項目中沒有回避,導致評審結果出現嚴重不公正。舉報人稱,李寧僅在投票時進行了形式上的回避。
根據一名知情人士對《中國經濟周刊》的描述得知,這類申請人兼任評審的事情在國內并不罕見。“學術界內有資格拿到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的類別就那么幾個,領軍人物也很有限,很大程度上都是在這個范圍內輪流。”更有學者向《中國經濟周刊》透露,很多時候就算當事人不想承擔有些課題,“但學校或者單位都會要求你去申請,因為這和榮譽有關。”
呈井噴式的科研項目帶來的是成百上千萬的科研經費。根據《中國青年報》之前所做的調查,在李寧領銜的眾多科研項目中,僅“豬、雞重要經濟性狀遺傳的分子機制”課題專項經費即為1581萬元,周期3年。這一項目由7個研究課題組成,包括中國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江西農業大學等單位。其中,由李寧主持的“表觀遺傳和miRNA影響性狀形成的機制”的單項課題經費為384萬元。“家大業大”,李寧在農業大學可謂“財大氣粗”,人人稱其為“李老板”。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