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部門需回應“火車換綠皮”質疑
相對于安全生產、準點運行等事項,客車統型不能算是急事。鐵路部門完全可以讓新車以新標準制造,循序漸進地取代舊車,在一段時間內逐步完成客車統型工作,沒有必要為追求并不十分重要的視覺效果,玩一場昂貴的“懷舊游戲”。
昨天,3名大學生向國家鐵路局郵寄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表,要求公開普速列車換“綠皮”的事實依據及制定程序、預決算和相關貨物提供商的信息。
幾天前,中國鐵路總公司宣布,墨綠色將成為普速客車外皮的統一色調,未來中國鐵路客車顏色只有兩種,普速客車的墨綠色和動車組的白色。大多數人對這則消息只是一聽而過,最多勾起一些有關傳統“綠皮車”的舊時記憶。然而,這3名大學生不僅比別人多問了幾個為什么,而且迅速把疑問變成行動。他們的公民意識很強,參與公共事務的積極性很高,應該給他們點個贊。
大學生要求鐵路部門公開“火車換綠皮”的依據和預算,是小題大做嗎?目前除了動車組為白色以外,快車(K字頭)、特快(T字頭)和直達特快(Z字頭)列車車體,多為紅色、藍色、橙色等顏色。今年7月,全國鐵路列車運行圖調整后,全國鐵路開行旅客列車總數達到2447對,其中動車組列車1330對。以此做粗略計算,目前需要“換皮”的列車應數以千計,而每列火車的車廂不會少于10節,也就是說,“換皮”車廂將數以萬計。這樣算下來,“綠皮車”重出江湖的代價一定不菲。3名大學生為此向鐵路部門發出公開質疑,絕不是小題大做。
鐵路是我國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保障,也是公眾日常生活離不開的必需品。十幾年來,伴隨中國鐵路的跨越式發展,鐵路客車從綠皮車到紅皮車,再到白皮的動車高鐵,一番疾馳后,“綠皮車”已化作鄉愁漸漸遠去,公眾的懷舊情緒不免油然而生。但鐵路部門猛然把“鄉愁”又變成了現實,難免讓人覺得生硬,甚至是奇怪。鐵路部門為火車“換皮”列舉出兩個主要理由,一個是,“統一客車外皮顏色是客車統型工作的組成部分”;另一個是,“綠色具有簡潔、莊重、環保的視覺效果”。客車的標準化、統一化確有必要,但相對于安全生產、準點運行等事項,客車統型畢竟不能算是急事。鐵路部門完全可以讓新車以新標準制造,循序漸進地取代舊車,在一段時間內逐步完成客車統型工作,沒有必要為追求并不十分重要的視覺效果,玩一場昂貴的“懷舊游戲”。
鐵路部門沒有理由為了視覺效果而燒錢,因為國家財政補貼和公眾的票款是中國鐵路發展和運營的基礎,“燒錢”的最終買單者是公眾。鐵路部門也沒有資本為了視覺效果而燒錢——今年上半年,中國鐵路總公司虧損約53億元,其總負債更是攀升至3.43萬億元,負債率高達64%。巨額債務意味著巨額利息,上半年鐵總僅還本付息一項金額就達1286億元。
經過政企分離改造后的鐵總,應該謹記自己已變身為一家企業了。一家背負巨額債務的企業,首先要考慮的不是“視覺效果”,而應是控制支出、提高盈利以改善財務狀況。鐵路客運歸根到底是由國有企業提供的公共品,這件產品的“賣相”如何改善,應該征求公眾意見,否則,所謂“視覺效果”難免有形象工程之嫌。
?
相關鏈接:
多地城際鐵路網規劃被迫瘦身:債務重盈利差(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