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10月30日,首批28家“元老”公司在創業板掛牌交易,標志著醞釀10年的“中國納斯達克”正式落地。今日創業板迎來五周歲生日,5年來,創業板蓬勃發展,加上今日上網發行的科隆生化、地爾漢宇、九強生物三股,創業板上市公司總數達400家,總市值已超2萬億元。
“吸金2700多億、市值超2萬億、造就近千位億萬富翁”,這一連串的數據,都醒目的標示出創業板五年來驕人成績。如今,創業板已成長為多層次資本市場中一支舉足輕重的生力軍,還是中國經濟非常重要的引擎,未來或如市場預期,將更多更大范圍內扮演實體經濟轉型升級“試驗田”的角色。
“數”說創業板
公司數量膨脹至400家 流通市值1.38萬億超中石油
五年前的今天,首批28家公司敲開創業板大門,一批又一批的新鮮血液涌入后,時至今日,創業板上市公司數量已經膨脹至400家,較最初增長了13.29%,年均上市數量達80家。較中小板市場前五年年均上市數量高出56.86%。數據顯示,5年來,已經上市的397家公司,累計融資規模達到2704.89億元。
據深交所數據顯示,截至10月29日,創業板總市值規模達2.28萬億元,較最初28家公司近1500億市值,增長14倍,總流通市值達1.38萬億元,接近中國石油1.25萬億元的流通市值。
就指數來看,自創業板開板以來,中國A股總體走下坡,2009年10月30日,最具代表性的上證綜指收報2995點,最近3年多滬指一直在3000點下方徘徊。而誕生低谷期的創業板,卻顯現出蓬勃的生命力。
通達信數據顯示,自2010年6月1日創業板指數設立至今,該股指由最初的1000點基準上漲至1530點一線,累計上漲53%,而同期上證綜指累計跌7.59%。特別是近兩年,創業板指漲勢驚人,2013年該股指大漲82.73%,2014年年內累計漲幅達17.30%,成為A股最牛氣的板塊。
個股方面,數據顯示,截至10月29日,總市值超過100億元的創業板上市公司已經多達43家,其中碧水源市值最高達308.69億元,華誼兄弟、樂視網、藍色光標、智飛生物、機器人、匯川技術、樂普醫療、光線傳媒、華策影視、掌趣科技等10家上市公司市值均超200億元。
就上市公司業績來看,2009年至2013年,創業板公司平均收入規模由3.05億元增長至6.57億元,增幅達到115.5%,其中2013年平均凈利潤達7825萬元。
詬病問題多
5年“0”退市 產近千個億萬富翁
爭議仍不絕于耳,造富、三高、造假、業績變臉、零退市等問題一直困擾著創業板。單就市盈率來看,據深交所數據顯示,截至10月29日,創業板平均市盈率為69.85倍,遠高于深市主板20.52倍的市盈率及中小企業板42.28倍的市盈率,比納斯達克高出一倍左右。
創業板造富能力更令人吃驚,2014年上榜的富豪中來自創業板的達26位,同比增幅超七成。有媒體統計,如今在創業板里獲得億萬身家的原始股東,保守估計應該約有近千人。
單就高管來看,公開資料顯示,按照今年二季度末持股情況計算,創業板有超過260位持股市值過億的董事長,樂視網董事長賈躍亭身家最高,持股市值超120億元,智飛生物董事長蔣仁生緊隨其后。
“退市制度”也頻遭詬病,成立5年來,創業板至今未有一家退市公司,就連曾經惡劣造假的萬福生科也躲過了強制退市的厄運。對比成熟市場,美國納斯達克市場每年有8%的公司退市,強制退市占據一半。
近日,證監會正式發布《關于改革完善并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表示,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自發布之日起30日后生效。在退市新規發布之后,滬深交易所均表示,對于應當退市的公司,出現一家,退市一家。
市場普遍認為,隨著今年10月17日史上“最嚴退市新規”的發布和今后實施,創業板將迎來退市潮。
從已公布的三季報業績來看,多家創業板公司的業績堪憂,可能觸及更為嚴格的創業板退市標準。已連續兩年虧損的萬福生科,預計前三季度凈利虧損幅度在2550萬元與2850萬元之間。按照創業板上市公司規定,公司今年無法扭虧的話,將直接被暫停上市。
政策方面,允許虧損企業上市的方案也已上報監管部門。證監會日前表示,將積極研究推動在創業板設立專門的層次,允許符合一定條件但尚未盈利的互聯網和科技創新企業在新三板掛牌一年后到創業板上市。
創業板將成實體經濟轉型升級“試驗田”
創業板開板伊始,就以自主創新和成長性企業作為主要支持目標。截至8月底,創業板有290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占比超七成,主要集中在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科技、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七大新興產業。可以看出,這些都是符合我國戰略性發展的新興產業,體現了中國新經濟特征。
創業板還成為不少新興產業公司并購重組的重要平臺。公開資料顯示,截至8月31日,創業板已公布118項重大資產重組方案,其中并購標的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共82項,總金額高達501.48億元。
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副主任趙立新日前表示,“創業板開板5年來,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創業板企業已成為中國經濟非常重要的引擎。”
有分析認為,創業板未來的發展趨勢將更多更大范圍內扮演實體經濟轉型升級“試驗田”的角色,促使中國經濟從現有的“高大上”模式轉向“高大上”模式與“小而美”模式兩翼齊飛的新格局。反過來,中國經濟機構調整和轉型,也將促成創業板的第二次大發展。
?
相關鏈接:
創業板再融資6條鐵律大浪淘沙 僅15家公司達標?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