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消費者投訴的水果攤
“缺斤短兩,如果處罰得太輕,商家就會有僥幸心理,反正消費者較真的不多,多坑幾個消費者就賺回來了。”昨日,記者從海口瓊山區工商局中山工商所獲悉,該所接到消費者投訴后,對海口中山南路南北水果市場C區一水果商鋪缺斤短兩的行為立案查處。經查實,消費者在該水果商鋪購買53.4斤水果,含芒果、紅毛丹、金瓜三種,實際重量只有34.2斤,足足少了19.2斤。為從嚴管理市場,引導商家誠信經營,工商部門擬對該商鋪從嚴從重處罰。
消費者買3種水果被多收138元
10月17日上午,有消費者投訴稱,在中山南路南北水果市場C區12號商鋪購買水果遭遇缺斤短兩。中山工商所的執法人員隨即趕往現場,在向商家出示執法證件后,組織商家和消費者一起到市場出入口的公平秤上進行復秤。結果發現,消費者購買的45.1斤芒果,實際重量為27.5斤,少了17.6斤。芒果每斤7元,共交了317元,多收了123元;購買紅毛丹2.5斤,實際重量為1.9斤,少了0.6斤,每斤12元,共收30元,多收了7.2元;購買金瓜5.8斤,實際重量4.8斤,少了1斤,金瓜每斤8元,共收47元,多收了8元。經查實,芒果、紅毛丹、金瓜三種水果均存在缺斤短兩的情況,共缺斤短兩19.2斤,多收了138.2元。
店里有2臺秤,其中1臺未經檢驗
很多消費者在購買水果時都會看秤,為什么缺斤短兩這么多?執法人員當場對該商鋪的秤進行了檢查,發現商鋪里有2臺秤,一臺是經過計量部門檢驗并貼上封條的秤,另一臺秤則未經過有關部門檢驗。消費者在C區12號商鋪買水果時,商家使用的正是未經檢驗的秤。
“今年春節,我們聯合質監計量部門,統一更換調試了南北水果市場各商鋪的電子秤,經檢驗合格的秤,都貼上了封條,商家無法拆開做手腳。”執法人員告知該商鋪經營者,用未經檢驗合格的秤做計量儀器,屬違法行為,當場沒收了商家那臺不明來源的秤。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