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1月10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銀)“雙十一”臨近,面對這個“購物狂歡節”,很多買家吐槽:線上線下商家大打促銷,不少商品都是在圍繞“11”做噱頭,商品并不是真的那么優惠,在“雙十一”這天搶購簡直跟買彩票中大獎的幾率相當。
部分買家不看好
點開各大電商平臺,鋪天蓋地的“雙十一”促銷活動在眼前閃亮。涉及手機、數碼、電腦、彩電、空調、冰箱、洗衣機、生活電器、日用百貨等全品類產品。面對商家的“跳樓價”,不少買家卻不以為然。
“去年‘雙十一’,買了一雙200多元的鞋,電腦前苦苦等候了2個多小時才順利購買成功,可是第二天,商家卻告知商品缺貨,需要等待幾天,隨后,她申請了退款,可退款商家卻沒能在第一時間給予返還。所以,真是不靠譜。”老買家廖怡感嘆。
“去年的‘雙11’,淘寶還送了幾百元的紅包,今年淘寶什么都不送,商品秒殺價并不包郵,價格其實并不給力。”海口市民趙輝告訴記者,今年不會湊“雙十一”的熱鬧,需要什么,還是等節后再慢慢選購,他笑言,“今年‘雙十一’,不用剁手了。”
市民張亞飛說,今年“雙十一”線上產品并不優惠,折扣力度較小,要在“雙十一”買到實惠,除了對品牌比較熟悉外,全網比價也是少不了的。尤其是一些服飾品牌有不少專供網上的商品,和線下的價格難以進行對比,甚至還會有一些專供“雙十一”當天發售的產品,要從海量的商品中挑選真正價廉物美的東西,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完成的。“這純粹是一個體力活,太累了,能夠搶購到特價商品也真如同中彩票一樣”,張亞飛說。
商家賠本賺人氣
銷售女鞋的張小姐告訴記者,受網購沖擊,針對“雙十一”,公司提前部署,新品女鞋也打出了各種促銷優惠,不過,今年生意異常難做,利潤薄,主要為沖量。
既然難賺錢,為何商家們紛紛奮戰這一天呢?業內人士陳小姐稱,平日她的網店每單成交均價為100元左右,由于要嚴格按照天貓的促銷規則等原因,“雙十一”這天每單成交均價得降為每單70元左右,而算上商品本身的成本以及運輸、倉儲、客服人員的成本,別說賺錢,能不虧就不錯了。而商家們看重“雙十一”的原因,不僅僅是為了當天產生客戶的巨大流量,商家同樣還希望把這些客戶留下來作為回頭客,很多人盤算的是“賠現在生意”,賺的是“未來的錢”。另外,對于平時庫存積累較多的商家來說,“雙十一”也不失為一個清庫存的好機會。
不過,業內人士王靜對此表示,如果把貨物全部押在“雙十一”,銷售風險會很大。對于電商來講,“雙十一”并不僅僅是一天的銷售那么簡單,它考驗的是商家的綜合服務和實力。除了價格,店家的客服、物流、營銷策略等等也都是PK的籌碼。“互聯網提供的只是一個平臺,有機會面對更多的客戶,最終產品得到買家認可才是硬道理。”王靜說。
相關鏈接:
“雙十一”結婚大潮來襲 海口婚紗店紛紛推出優惠活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