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工作座談會
海口網11月18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媛 實習生 任婷攝影報道)18日上午,海口市召開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工作座談會,各職能部門就本單位誠信建設工作情況進行匯報,同時《海口市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工作實施方案》正式實施。今后,企業、其他組織及公民個人的失信或違法行為,在依法處理后,還將依法載入社會信用信息公示平臺,嚴重的還將依法載入“黑名單”。信用信息公示平臺將互聯互通到多個監管部門聯合打造的全市統一的信用信息數據庫和共享、公示大平臺。
今年4月,我市工商局率先創建了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平臺,已有2014家違法企業被依法載入“黑名單”,521家企業被依法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1713家違法企業被列入行政處罰企業名單,通過市工商局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平臺,依法向社會公示。我市工商部門企業登記制度改革,特別是率先創建的市工商局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平臺,引起了廣泛關注。
18日上午,市委宣傳部、市文明委組織工商、食藥、稅務、質監、商務、住建、人社、司法、旅游、計生、民政、環保、教育、發改、金融以及四個區文明辦負責人共同參加的我市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工作座談會,現場觀摩市工商局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平臺,多個相關職能部門分別介紹了本單位誠信制度建設工作情況。
據了解,今天印發并正式實施的《海口市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工作實施方案》明確要求,力爭2017年基本建成集合金融、工商登記、產品質量、稅收繳納、社保繳費、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嚴重交通違法、考試作弊等信用信息的征信平臺,為建設覆蓋全部社會主體、所有信用信息類別、全市所有區域的信用信息網絡奠定基礎。
《實施方案》明確要求,要建立健全行業信用信息記錄制度。即以各類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組織及其從業人員為重點,把信用信息采集融入注冊登記、資質審核、日常監管各環節,進一步完善工商、稅務、安全生產、產品質量、環境保護、食品藥品、醫療衛生、知識產權、工程建設、交通運輸、檢驗檢測等重點領域的信用檔案,積極推進信用檔案標準化管理。并加大媒體對誠信建設的誠信宣傳力度,積極發揮公益廣告的社會宣傳作用。同時,建立鞭撻失信行為的良性運行機制,對尚未造成嚴重危害的弄虛作假現象,由系統和單位通報批評、責令整改;建立重大失信事件新聞發布制度,對嚴重失信行為和事件進行公開曝光、有力鞭撻,形成強大輿論壓力。組織和發動群眾積極參與道德評議,組織開展全市誠信建設大討論、我為誠信建設獻一策等活動,形成民間輿論場,引導人們加強自我約束。積極培育和弘揚誠信文化。特別要進一步加強對黨員干部、公務員、醫務人員、社會工作者等公共服務領域人員的誠信教育。黨員干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要把考生的誠信承諾納入到公務員招錄程序中;教育和引導醫務人員弘揚醫者仁心、救死扶傷的醫德;要在律師、會計師、稅務師、工程師、社會工作者等職業人群資格準入、專業評價、年審考核、職稱評定中,強化誠信教育內容。
與此同時,將誠信建設工作納入學校教育各領域各環節,依法依規嚴肅懲戒學術造假、論文抄襲、考試作弊等失信行為,將教育考試誠信檔案納入全市統一的征信平臺。《實施方案》還要求,要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有毒有害食品藥品的黑工廠、黑窩點、黑作坊、黑渠道,嚴懲重處食品藥品違法犯罪;嚴厲打擊旅游市場欺詐行為,進一步加強加大旅游市場的監管,特別是針對黑旅行社、黑導、黑車、黑店等嚴重損害我市誠信旅游聲譽的行為,要堅決打擊和取締;嚴厲打擊各種非法傳銷活動,狠抓社會影響大、涉案地區廣的大案要案;嚴厲打擊安全生產領域各類非法違法行為;嚴厲打擊產品質量違法行為;嚴厲打擊利用電話、網絡詐騙犯罪行為;深入推進整治網絡謠言專項行動,抓一批重大案件,列出一批“黑名單”。將落實手機卡、銀行卡實名制作為重點,推動對境外操作境內網銀進行轉賬的限制、快速異地凍結贓款等工作落實。
此外,推動建立誠信紅黑名單,把恪守誠信者列入“紅名單”,把失信違法者列入“黑名單”。對于列入“黑名單”的,根據違法違規性質和社會影響程度,分別采取“一對一”警示約談、“一對多”部門間通報、在媒體公開發布等不同措施。市文明辦會同市中級人民法院等部門聯合發布失信被執行人、食品藥品安全、企業安全生產、企業產品質量、環境安全、納稅情況、債務償付情況等方面的“黑名單”,發布失信懲戒措施。有關部門和社會相關單位對列入“黑名單”的失信者,要共同依法實施懲戒,形成揚善抑惡的制度機制和社會環境,使其“一處違法,處處受限”。
?
?
相關鏈接:
每個敗家女人身后站著個叫誠信的巨人·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