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中,一位身穿便裝的飼養員幾次以拍打動作攆開靠近的大熊貓。(視頻截圖)
當事飼養員已被停職 專家:熊貓具有危險性,拍打管教無太大過錯
網友
國寶大熊貓那么萌,飼養員怎么能下得去手呢?我們毫不懷疑絕大部分飼養員都相當好,但是視頻中的那個人通過打熊貓的方式來訓練只有一歲多點熊貓也實在欠妥。
專家
大熊貓咬合力僅次于北極熊,奔跑速度在海拔兩千米高度的山地里能超過劉翔平地最高速度,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在靠近飼養員時被攆開,從技術操作層面上并沒有太大過錯。
11月20日,有網友在微博上傳了一則長約4分11秒的視頻,視頻中一位飼養員在阻止大熊貓過于靠近自己時,用手拍打了熊貓的耳朵等部位。該段視頻拍攝于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峽基地熊貓幼兒園。
這則視頻經過網絡傳播后,飼養員的行為受到了很多野生動物保護人士的質疑。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回應:大熊貓幼仔天性活潑,喜歡抱咬人的小腿。為了避免熊貓傷害飼養員,飼養員會采取一些措施以消除或減少大熊貓的不良行為。同時,因該飼養員存在操作不規范的地方,四川省林業廳已對當事飼養員進行停職檢查。
網友報料 便裝男拍打大熊貓
反映熊貓被打的視頻是在11月20日被匿名網友上傳至一家視頻網站的,隨后有多名環保人士通過微博轉發。
在視頻中,有一名穿藍色工作服的飼養員、一名穿便裝的男子和一名年輕女性。發布視頻者稱,拍攝的地方是雅安碧峰峽基地熊貓幼兒園。這只熊貓是2013年7月13日出生的華妮,還不到兩歲。在視頻進行到2分20秒左右時,熊貓幼仔兩次試圖靠近穿便裝的男子,但此時該男子抬起手拍打了熊貓的耳朵和鼻子,看起來出手并不重。從視頻中可以看到,熊貓幼仔并不懼怕這些人,穿藍色工作服的飼養員還曾俯身為幼仔喂食。在視頻中,穿便裝男子共有3次抬手拍打熊貓的動作。
正是這樣的拍打動作,讓一些熊貓愛好者和野生動物保護人士提出了質疑,為何熊貓幼仔想要親近便裝男子還會被打?這段視頻迅速在網上傳播,事發之后,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的官方微博及眾多環保人士的微博收到了上萬條評論,這也讓研究中心感到了壓力。
引發熱議 拍打熊貓是否合理
網友@我愛51滑板鞋說,國寶大熊貓那么萌,飼養員怎么能下得去手呢?在熱愛熊貓的網友中,這樣的觀點也占了多數,網友@熊貓PANDA滾滾控說,“我們毫不懷疑絕大部分飼養員都相當好,但是視頻中的那個人通過打熊貓的方式來訓練只有一歲多點熊貓也實在欠妥。”
“不能表達想法的小動物都很可憐,我們應該愛護她們。”熊貓愛好者認為,關鍵還是要看看中心怎么回應,回應得有沒有道理,而且未穿工作服的人到底是不是飼養員,為什么會在園區拍打熊貓。
也有部分網友認為,大熊貓畢竟是一種野獸,在接觸時,有些肢體碰撞也是無可厚非的。有網友說:“別說熊貓了,自家的寵物狗誰沒打過?難道這就表示我們不愛它了嗎?”
官方回應
拍打是規范不良行為 當事飼養員已被停職
21日中午,省林業廳發布官方回復稱,當事男子確系飼養員,已被停職檢查。
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回應稱,該視頻的視頻源頭并非部分網友所說源自于偷拍,而是雅安碧峰峽基地熊貓幼兒園的監控視頻,因為監控視頻是通過網絡公開的,所以視頻的來源并沒有什么問題,是發生在該基地的真實事件,但并不確定具體發生的時間,應該是一些關愛熊貓的人發現了這個場景,所以截取上傳。
11月20日11點30分左右,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官方回應了這起事件,“該事件確實發生在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峽基地熊貓幼兒園。飼養員在觀察培訓熊貓的同時,川農大科研人員同時在園內采集大熊貓樣品。”
大熊貓幼仔天性活潑,喜歡抱咬人的小腿。為了避免熊貓傷害飼養員,養成不良習慣,飼養員會采取一些措施以消除或減少大熊貓的不良行為。視頻中的飼養員用手拍打熊貓的鼻子、耳朵、嘴巴,就是為了規范這些不良行為。
“雖然飼養員的這種行為并非主觀上想傷害大熊貓,不會對大熊貓的健康造成影響,但其采取的方式與方法確有不正確或不足之處,未對國寶大熊貓表現出應有的關愛之心,并因此而傷害了很多熊貓愛心人士的感情,我們對此深表歉意。”中心稱,已對該飼養員進行了嚴肅的批評教育,并將進一步規范飼養員對大熊貓的培訓行為。
拍打熊貓耳鼻 不會傷害到熊貓
飼養員以后將以繞圈跑躲避熊貓威脅
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宣傳負責人衡毅此前也是一位飼養員,他說,讀者和網友們的質疑研究中心都會虛心接受。
他說,熊貓小的時候特別喜歡和人親近,飼養員們給熊貓喂奶、帶它們跑操,所以熊貓仔特別黏飼養員,“如果關系不好,熊貓也不會追著人跑、玩。”衡毅說,熊貓幼仔正處于長牙的階段,當過飼養員的人沒有一個沒受傷的,抱著人腿磨牙沒人受得了,再厚的褲子也會被咬破。
飼養員們在熊貓靠近時,拍打熊貓的耳朵,鼻子,這些都是熊貓的敏感部位,拍一下它就會閃開,但這樣的動作是絕對不可能傷害到熊貓的。在基地中,連熊貓睡覺的床都安著攝像頭,飼養員們是絕對不敢虐待大熊貓的。從人情上說,這里的工作人員都是一畢業就進山,如果只是把飼養熊貓當成一種職業,不可能堅持下來。為了讓熱愛大熊貓的人了解到熊貓,中心裝了很多攝像頭,都是24小時對外開放的,以后還會裝更多,讓更多的人去了解熊貓。“如果真的會虐待熊貓,這些視頻都不會開放。”
從一個飼養員的角度,衡毅也表達了心中的矛盾,雖然大熊貓看上去是個萌物,但攻擊起來爆發力非常強,飼養員想和熊貓親密無間,又要擔心自己受傷。“我的同事,一只手指被大熊貓咬斷了,疼暈了,醒來還惦記著熊貓。”他說,無論怎樣,這次事件上,工作人員還是有一些瑕疵,以后工作人員看到熊貓接近有可能造成危險時,會多選擇繞圈跑的方式來躲避,避免遭到更多的質疑。
專家說法
熊貓雖萌也危險 曾重傷飼養員
21日下午,成都一位大熊貓研究專家也接到了眾多大熊貓愛好者打來的電話,在接受華西都市報記者采訪時,他認為部分網友的反應有點過激。
“大熊貓咬合力僅次于北極熊;奔跑速度在海拔兩千米高度的山地里能超過劉翔平地最高速度;能爬上20米以上的樹;能把三四頭狼當做坐墊玩……”他說,聽完這些話,或許大家也就不只會把大熊貓當成萌物了吧。
這名專家舉例說,2007年,一向溫順可愛的大熊貓“蘭崽”突然發威,抓咬正在給它喂食的飼養員,致使飼養員四肢遭受重創。他認為,這次“熊貓被打”事件中工作人員從技術操作層面上并沒有太大的過錯,最主要的失誤還是沒有穿專門的工作服,主觀上也沒有傷害熊貓的惡意,雖然操作仍需規范,但并不是某些媒體報道的“虐打”。
“我想現在飼養員的壓力也很大,他們的辛苦是無人知道的,我認為涉事單位能夠處理好相關培訓,也希望網友給予他們應有的信任。”該專家說。華西都市報記者崔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