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校服的中學生正在上網
海口網11月29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暗訪組攝影報道)近日,家住海口龍華區華海路的陳先生發現兒子學習成績下降不少,還聽老師說他上課經常瞌睡。于是,陳先生悄悄地跟蹤兒子出門,結果發現未滿18歲的兒子常常來到離家不遠的一家網吧里上網打游戲。此外,陳先生還發現在這家網吧里上網的,很多都是身穿中學校服的學生。
經過三天的暗訪,晚報全媒體記者暗訪組確認了這家名為“零距離”的網吧確實存在公然接納未成年人上網的情況,于是撥打了12318海口市文化市場投訴舉報熱線。在15日上午的舉報過程中,記者向接線員說明了具體的情況,并告知了該網吧的具體位置,可沒想到等了兩個半小時,稽查人員卻遲遲未到。
家長投訴:網吧公然接納未成年人上網
陳先生的兒子小航(化名)是一名初三的學生,就要升高一了,在這關鍵時期成績下降,陳先生夫婦很是憂心。從老師口中,陳先生得知兒子上課時經常走神,下午上課時還總犯困瞌睡,問其原因時,小航含糊地解釋說:“昨晚學習學太晚了,有點累。”
聽到這里,再聯想到兒子此前的“怪異”行為,陳先生斷定其中定有“蹊蹺”。他說,兒子以前中午有午休,晚上也按時睡覺,但最近一段時間,不管是中午還是晚上,兒子吃完飯后總說要出去和同學一起學習,便匆匆地走出家門,連課本都沒帶。起初,陳先生并不在意,但是隨著兒子頻繁“不帶書去學習”,他不由起了疑心:“孩子是不是在撒謊?是不是真的去找同學學習?還是早戀了?”
11月12日晚,晚飯后和妻子去散步的陳先生不經意間看到“出去找同學學習”的兒子在前方100多米處疾步走著,隨后來到一家名為“零距離”的網吧,和一位年紀相仿的男孩打招呼后,一起朝樓上走去。
為一探究竟,陳先生和妻子也走到了該網吧門口,并在網吧內發現了正在排隊“充值”上網的兒子,但兒子辯稱“只是過來找朋友,自己沒有上網”,就隨夫妻倆回了家。13日中午、14日晚上,發現兒子吃完飯又找借口離開了家,于是陳先生便在后頭“跟蹤”著,結果發現兒子果然在網吧內上網玩游戲。
對此,陳先生感到十分氣憤,一是因為兒子多次撒謊到網吧里玩游戲;二是網吧作為娛樂場所,門前掛著“禁止未成年人上網”的招牌,為何還允許未成年人進入里邊?氣不過的陳先生在海口網《問政海口》平臺上投訴,希望通過媒體的曝光,能有人來治理這家“不良網吧”。
?
?
身穿校服的中學生正在上網
記者暗訪:學生借長輩身份證來上網
為了確認陳先生反映的情況,11月14日至16日三天內,晚報全媒體記者暗訪組先后四次來到龍華區華海路對這家“零距離”網吧進行暗訪,發現均有未成年人在網吧內上網。
11月14日晚23時,記者來到“零距離”網吧里看到,這里有很多人正在上網。在離收銀前臺不遠處,有4名十五、六歲左右的未成年人,正坐在電腦前玩“穿越火線”網絡游戲,其中一名學生還口叼香煙,“呼喚”著隊友前來“支援”。見此,記者拿出手機準備拍照,但一名網管走了過來,詢問記者是來干嘛的,記者回答說來找人的,便離開了現場。
15日上午10時,記者第二次來到“零距離”網吧,一進入網吧就在收銀臺看到2名初中生模樣的顧客正在前臺繳費準備上網。隨后,記者遞上身份證和5元錢,網管收錢后并沒核對身份證信息便為記者開了一臺電腦。暗訪中,一名正在網吧上網的初中生向記者透露:“在這里,只要你帶身份證來就能上網,借別人的也行,網管是不會管那么多的。我也沒滿18歲,但我拿從堂哥那里借來的身份證照樣可以刷機上網。”
15日晚22時,記者第三次來到“零距離”網吧。并看到幾名身穿校服的中學生在電腦前玩得不亦樂乎。同時,記者發現,網吧墻上雖然張貼了“禁止吸煙”的標識,但網吧里依舊煙霧繚繞,煙味嗆人。為了查清他們是如何登記上網的,記者上前謊稱“沒帶身份證,但著急上網”,問他們該怎么辦?一名學生向記者支招:“找別人借一個呀,或者辦張會員卡,有會員卡的網管是不看身份證的,放心吧!”截止16日凌晨0時30分記者離開網吧時,網吧里仍有不少人前來“包夜”(從凌晨0時至早晨7時)上網。
16日上午10時30分,記者第四次來到“零距離”網吧,依然看到網吧內有5、6名未成年人。這些未成年人玩著“英雄聯盟”、“穿越火線”等熱門網絡游戲,整個網吧里“喊殺聲”一片。11時30分,他們有的打電話叫了外賣,有的直接到網吧前臺拿了桶裝方便面,坐在電腦前邊吃邊玩。
市民怒斥:12318舉報電話形同虛設
11月14日晚,晚報全媒體記者暗訪組來到“零距離”網吧發現有未成年人上網后,于14日23時55分、15日0時05分用手機兩次撥打了海口市文化市場投訴舉報熱線12318,但電話均無人接聽。
15日上午10時,晚報全媒體記者暗訪組用座機撥打了一次12318投訴舉報熱線,并向工作人員說明該網吧存在收留未成年人上網的情況,告知了該網吧的具體位置。該工作人員表示,會將此事向上級領導匯報,并同時安排稽查人員到現場處理。10時50分,記者不見稽查人員來到現場,于是通過座機在五分鐘內,連續撥打了六次舉報電話,但電話一直在轉接中,無人接聽。
上午11時,晚報全媒體記者暗訪組再次用手機撥打12318,這次,電話終于有人接聽,接線員告訴記者,稽查人員已在過來的路上。考慮到“交通原因”,稽查人員出行可能遇到不便,記者決定留在網吧內繼續等待。但直到12時30記者離開網吧時,稽查人員一直未能現身。此時,距離記者第一次撥打12318投訴舉報熱線已經過去了2小時30分。
此外,15日晚22時33分、16日上午10時,晚報全媒體記者暗訪組又分別打了兩次12318投訴舉報熱線,但電話均無人接聽。對此,有市民告訴記者,他們之前也曾經撥打過12318熱線舉報網吧接納未成年人,但“沒什么效果”。
記者手札:
據了解,按照《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的嚴格規定,網吧接納超過3名以上(含3名)未成年人的網吧,將依法被吊銷《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根據此前其它媒體的報道得知,到目前為止,海口市網吧因此而被吊銷“經營許可證”者,寥寥無幾。
此外,《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第30條中規定:在營業時間外營業的(合法營業時間為8時至24時)網吧,輕則由文化部門給予警告,可并處15000以下罰款;重則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如果說文化部門沒發現或者不好界定網吧是否有未成年人還說得過去,那么龍華區華海路“零距離”網吧長期“超時營業”沒被發現,是不是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市民可關注海口網法人微博、官方微信,參與話題#海口網吧真的那么難管嗎#的討論,并舉報違規網吧。
?
?
相關鏈接:
海口網吧各類安全隱患多 個人信息容易被泄露
海口網吧老板自曝內幕:想賺錢就必須接納未成年人
松審批不松監管網吧再無黑帽子
評論:全面開放網吧審批回歸市場本質
兒子沉迷網絡母親跳河輕生 加強網吧監管刻不容緩
海口網吧老板自曝內幕:想賺錢就必須接納未成年人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