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8家中央級媒體集中立體宣傳澄邁生態現代化建設經驗,宣傳力度、深度、強度在省內極為少見。海南綠色崛起的澄邁實踐在國內引起強烈反響。
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在國內尚屬起步的生態現代化建設中,澄邁的探索具有試點意義。
在中宣部和省委宣傳部的高度重視下,11月25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焦點訪談》等欄目,新華通訊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農民日報、中國環境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中央級媒體,到澄邁進行實地采訪。
11月28日,8家央媒集中播發或刊出了澄邁生態現代化的相關報道,其中,中央電視臺重點關注了澄邁的生態農業;新華社關注到澄邁用40余項與生態掛鉤的指標為發展“設規立檻”;人民日報指出,創新帶動了澄邁的綠色崛起;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環境報等,也在顯著位置,圖文并茂、大篇幅地介紹了澄邁在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游業、生態家園等各方面的發展成就。
澄邁縣委書記楊思濤表示,澄邁2008年在全國率先成立了由縣黨政主要領導任主任的生態現代化建設委員會,同年掛牌成立全國首個編制、人員、經費、職責“四到位”的生態現代化建設辦公室,制定了生態現代化建設近、中、遠期規劃指標。徹底拋棄“先污染、后治理、再轉型”的老路,科學定位經濟發展、社會建設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探索出一條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統一的“三贏”之路。通過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調整優化產業內部結構,澄邁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等8大生態產業,綠色GDP占比超過70%,GDP增速連續四年全省第一。
據介紹,在省里提出發展第二產業要“兩高兩低”,即高科技、高門檻,低能耗、低污染的基礎上,澄邁提出了“一高兩低一無”,即高科技、低能耗、低排放、無污染發展標準,打造了以海南生態軟件園為代表的高新科技產業;澄邁率先提出“用發展工業的理念發展農業”,大力推進“四化四縣”,目前,全縣83%的農產品做到有標識可追溯,100%的農產品在出島前進行安全檢測。
澄邁還把改善人居環境、實施生態家園工程,作為改善民生的一項舉措,為城鄉居民營造了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2012年成為第一個經聯合國認證和授予稱號的“世界長壽之鄉”。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推進城鎮化的要求,澄邁大力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工程,積極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快就地城鎮化進程。
據澄邁生態現代化建設辦公室估算,截至2013年,澄邁43項生態現代化建設中期目標全面實現。
?
?
相關鏈接:
萬寧今年將建千畝市級公墓 基本實現公益性公墓生態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