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引領從源頭遏制污染
海口注重城市規劃頂層設計,高起點創建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城市。
通過優化城市布局、產業結構、功能結構,海口市“工業向園區集中,園區向西部轉移”,逐步改變歷史遺留的工業與居民區混雜的狀況,逐步消除結構性污染。
2014年年末,海口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海口市藍線規劃(2010-2020年)》,這是我省首個藍線規劃。通過藍線控制可以進一步治理修復城鎮水系,嚴格污水排放標準;保護飲用水源,構建安全可靠的供水系統;保護和利用自然水系,完善政府監管體系。
海口環保部門還組織編制了各種環保中長期規劃,從決策源頭防止生產力布局、資源配置不合理造成的環境問題,防范化解風險,推動區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優化,進一步提升生態環境整體水平。
按照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低碳發展的要求,海口市把環保標準作為產業和項目落地的前置條件,禁止高能耗、低產出、重污染的生產工藝項目入駐,從源頭上遏制污染。從2000年獲得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14年來,海口沒有批準一個燃煤鍋爐建設項目。2014年審批978個建設項目,否決不符環保要求的項目55個。
海口還劃定了“不開發區域”。如在編制《海口市南渡江流域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項目環境保護不開發區域規劃》中,海口就以保護生態環境和保障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為前提,設立“禁止開發區、限制開發區、一般生態敏感區及可開發區域”,保護好生態敏感區和重要生態功能區,推進整治區域內生態與文化保護基地的建設。
在當前‘三期’疊加、經濟呈現“新常態”,尋求發展方式轉變、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和普惠民生的背景下,在積極服務轉型發展的同時,海口市環保部門強化提高環境質量和保障生態安全這兩方面工作,努力為全社會提供優良的生態產品。
作為國家城市環境總體規劃編制試點城市,海口市目前正組織編制《海口市環境總體規劃》,做好生態環境保護的頂層設計,以環境功能區劃優化城市發展格局、以資源環境綜合承載力調控城市發展規模、以環境質量提升城市發展品質、以環境服務支持公共建設,構建以環境質量為目標導向的海口市環境管理新模式。在守住生態環境底線的同時,變生態優勢為發展優勢,讓海口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城更凈,讓生活在海口的人民群眾更加健康、幸福。
?
?
相關鏈接:
海口生態、文化、民俗成春節黃金周旅游熱點
海口生態安居工程"落戶"長濱路 綠地率超40%
海口:生態循環農業助農增收增效
海口生態旅游新名片 南渡江畔花卉大世界建成
海口生態園林小區花園式單位和綠化達標單位
?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