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盤點廣州村官職務犯罪:征地和基建成貪腐重災區
王云濤/漫畫
檢察院梳理廣州村官犯案“地圖”,侵吞征地補償款、土地轉讓等是“重災區”
村官雖小,權力不小。有人為了廉價租售地塊,給村官送上3000萬元收買。近日,今年的農村基層組織換屆選舉落下帷幕,番禺區檢察院對近年廣州村官職務犯罪案件進行盤點,梳理了村官犯案的主要“地圖”。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立案查處農村涉腐案件138件,占全市查處職務犯罪案件總數的30.5%,同比上升76.9%。
補償款成“唐僧肉”
關鍵詞
征地拆遷
隨著國家公路建設、城鎮化建設等項目的不斷推進,伴隨征地拆遷產生的巨額補償款,成為不法分子垂涎三尺的“唐僧肉”。總有人在補償款統計、發放、使用、管理等環節紛紛伸手,想方設法分一杯羹,從而引發大量職務犯罪行為,是村官職務犯罪的“重災區”。
首先是弄虛作假,騙取征地補償款。利用職務便利,在征地拆遷面積測量時故意虛報行賄人被征地面積或附作物,或虛構的宅基地使用證等獲得違章建筑產權證后,騙取征地拆遷補償款。
另外是公款私存,侵吞征地補償款。在征地補償款管理工作過程中,采取“公款私存,截留私分”的手段,將公款據為己有。例如某經濟聯合社黨支部委員黎某某,就是在管理某河道綜合整治工程征地補償款工作過程中,采取上述手段,伙同他人共同侵吞征地補償款130萬元。
而擅作主張,挪用征地補償款也是重點問題。某些村干部私自將村集體的公款挪作他用,有的甚至將補償款用于賭博等非法活動,或將土地征用補償款用于投資國債,委托證券公司進行買賣及回購業務,從中收受回扣等。
收好處費低價出租
關鍵詞
土地轉讓
各地鄉鎮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建房、修路、建廠等基礎建設用地大幅增長,土地的出租、轉讓價格也成為村官生財的重要手腕。
一些村干部貪圖私利,通過設立各種獎金、虛列各種費用的形式,將村集體的資產轉到自己手中。而有的村干部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規定,改變出租土地的用途,指使承租人將原本規定用于經營種植、養殖業的土地轉租給他人另作非農業用途,好處費中飽私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