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隨著春節腳步的臨近,快遞業又鬧起了“用工荒”,關乎國計民生的快遞業再次遭遇一年一度的困境:一方面,各種年貨快遞包裹蜂擁而至,另一方面以農民工為主體的快遞員大批返鄉。雖然幾大快遞公司明確表示“全年無休”,但實際上部分快遞公司或停發快遞,或延遲發送快件,有的還上調了快遞服務費。種種跡象表明,快遞業正經歷“春劫”的嚴峻考驗。
2月13日,山西太原,郵政工作人員正在處理各類快遞包裹。隨著春節即將來臨,社會民營累快遞公司紛紛停止了營業,各類包裹只得涌入郵局,使得包裹暴增。中新社發張云 攝
快遞進入“春節模式”而隨著一些快遞員返鄉,一些地方快遞派送出現延時現象。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節前高峰中已存在一些民營快遞將業務轉包給大型快遞企業的現象。
據記者調查,快遞龍頭——順豐快遞全國約有34萬員工,其中約有20萬為一線快遞員;申通快遞全國約有20萬員工,其中一線快遞員工超六成。總體來看,全國在節前約有二分之一的快遞員要返鄉。申通快遞北京公司負責人熊軍說,目前北京網點員工返鄉率已從前幾天的三分之一上升到二分之一,估計本周末會達到返鄉高峰。
春節漸近,網購“剁手黨”們樂開了花,還沒焐熱的年終獎轉化成一個個的快遞包裹;漂泊在外的游子們也希望在這個時刻聊表心意,將攜帶不便的禮物和年貨寄給遠方的親人……它們都將源源不斷地匯聚成貨物洪流,經由遍布城鄉的物流網點和線路,送到等待的人手中。此時人們消費的不僅是實物商品,還有快遞物流服務。
但正當人們等待著快遞小哥把快遞包裹送到他們手中之時,快遞小哥的親人們也在家中等待著他們。這就是快遞市場的糾結之處,也是一道難解的行業命題。
春節臨近,快遞公司又成了市場關注的焦點。春節期間快遞公司收不收件?快件會不會延遲?這些問題都是“網購達人”們急切想知道的問題。中新網IT頻道了解到,部分快遞公司雖然在公告中表示“全年無休”,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這些快遞公司實際或已停止收件。
春節快遞該不該歇?
每到春節前,快遞該不該歇業的話題總能引起熱議,快遞春節到底該不該休息?畢竟,與承擔普遍服務的郵政公司不同,快遞企業沒有保障基本通信的職責,提供的僅僅是商業服務。快遞企業其實和小飯館、理發店一樣,春節要不要休息、休幾天都應該由企業自己說了算。
其實,只要有市場需求,自會有企業愿意提供服務。事實上順豐速運、EMS已主動實行全年無休多年。這兩年,為了贏得好口碑,春節留人值守的企業也越來越多。如果想讓更多快遞企業春節照常營業,不妨用腳投票,平時發快遞專找春節不休息的企業,誘惑更多企業全年無休。
消費者張瑤:快遞屬于服務業,就應該全年無休,而且應該保證春節期間服務質量不下降。快遞休息,既影響電商銷售,不利于刺激經濟;又影響人們網購,不利于保障民生。
快遞員小趙:我也想回家過年!可是老板希望我能留下來,我不好意思拒絕,前兩年我都回家了,今年也該輪到我了,不然以后咋在這兒干啊。
順豐速運相關負責人:我們實行365天不歇業已經有幾年了。不僅一線收派員,中轉中心、業務調度、高級管理層都有人堅守崗位。每年春節也確實都有客戶發件。身為現代服務業的一分子,既然有這個市場需求,我們就應責無旁貸地提供服務。
菜鳥網絡相關負責人:春節期間網購的人少了,大量的商家就歇業了,快遞業務量也會較日常大大減少。因此,我們鼓勵快遞公司根據訂單情況適當預留人手值班。
國家郵政局相關負責人:我們鼓勵企業合理調配資源,盡最大努力滿足市場需求,通過為消費者提供更好服務而增強競爭力。
江蘇省快遞協會會長陶伯剛:九成以上快遞從業人員來自外地,高強度、低福利讓他們缺乏歸屬感,不放假幾乎不可能。“其實,休不休假折射的是行業深層次問題,快遞業應盡快轉型升級,建立起完善的用工制度和服務標準。”
延伸閱讀:
為適應快遞業發展新常態,保持全省快遞業高速增長,推進快遞業轉型升級,提升行業監管和服務水平,近日,浙江省郵政管理局下發了《關于快遞行業轉型升級十大工程實施意見》,切實推進“五個郵政”浙江樣板建設。
國家郵政局13日公布郵政行業運行情況,2015年1月份,全行業業務收入和業務量繼續保持快速增長。郵政企業和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收入完成333.6億元,同比增長31.2%;業務總量完成370.8億元,同比增長43%。其中,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14.5億件,同比增長62.5%。
臨近春節,不少網購達人都面臨著一個問題:快遞停運了,快件何時才能到?盡管此前不少快遞企業都放言“春節不打烊”,但筆者走訪發現,春節期間,除順豐和EMS正常收發件外,包括韻達、申通、圓通在內的“三通一達”快遞企業從11日起都已陸續停止收件,進入“冬眠期”,直到年初六才開始上班。受快遞停運的制約,不少網店商家都提前跟顧客做好溝通工作,而快消品商家影響較大,部分商家節前銷售額甚至減少五成。
?
相關鏈接:
快遞業跨年又現用工荒 月入過萬暴利時代早已過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