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武平梁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14年6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姜克紅攝
“森林是我們從祖宗繼承來的,要留傳給子孫后代,上對得起祖宗,下對得起子孫。”在2014年12月2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習近平語重心長地說,“森林是陸地生態的主體,是國家、民族最大的生存資本,是人類生存的根基,關系生存安全、淡水安全、國土安全、物種安全、氣候安全和國家外交大局。必須從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高度來看待這個問題,為子孫后代留下美麗家園,讓歷史的春秋之筆為當代中國人留下正能量的記錄。”
習近平多次指出,我國仍然是一個缺林少綠、生態脆弱的國家,人民群眾期盼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宜居,造林綠化、改善生態任重而道遠。
從“求生存”到“求生態”,從“盼溫飽”到“盼環保”,群眾對干凈水質、綠色食品、清新空氣、優美環境等生態的需求更為迫切,推進生態文明之路,已成為共同愿望和追求。
2013年4月,他在海南考察時強調,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同年12月,他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指出,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群眾的期盼,就是總書記的關切。2014年歲末,時刻牽掛百姓健康和生活的習近平,在江蘇調研時來到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永茂圩自然村村民洪家勇家。他走進廚房,開冰箱、揭鍋蓋、擰龍頭,拉家常、談生產、問民需。
習近平堅定地說:“經濟要上臺階,生態文明也要上臺階。我們要下定決心,實現我們對人民的承諾。”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嚴守生態紅線不能“越雷池一步”,習近平要求全黨同志在這個原則問題上不能有一絲一毫松懈。面對一些破壞生態的事件,他還親自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嚴查。
陜西秦嶺北麓山區曾私建上百套別墅,山體被肆意破壞,生活污水隨意排放,有的甚至把山坡人為削平,圈占林地,對生態環境破壞十分嚴重,老百姓意見很大。看到材料后,習近平當即批示。隨后,這些存在多年的違法建筑被一舉拆除。群眾拍手稱贊。
“人民群眾對清新空氣、清澈水質、清潔環境等生態產品的需求越來越迫切,生態環境越來越珍貴。我們必須順應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期待,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新方式,并從中創造新的增長點。生態環境問題是利國利民利子孫后代的一項重要工作,決不能說起來重要、喊起來響亮、做起來掛空擋。”習近平強調。
拳拳愛民心,盡現決策中。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民生改善,一項項生態文明制度改革有力推進:
--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進一步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2013年全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4.3%,比2005年累計下降28.56%。
--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取得進展,2014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4萬平方公里,建成生態清潔小流域300多條,實施河北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試點。
--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啟動實施,成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快貧困地區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
這是熾熱的民生情懷,也是堅定的歷史擔當--2014年11月10日,習近平在APEC歡迎宴會上致辭時表示,希望北京乃至全中國都能夠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讓孩子們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之中,這也是中國夢中很重要的內容。
漫漫生態路,壯哉中國夢。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偉大的中華民族一定能完成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戰略任務,給子孫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贏得永續發展的美好未來。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