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樂部不可以使用學校的場地,但好在日本到處都是足球場。我們家附近就有兩個公園可以隨便用。球門等訓練道具由教練每次自己帶來,學員們一起幫著搬運搭建。五歲的兒子第一次搬運門框這么重的東西。
和少年團相比,俱樂部上課內容緊湊趣味性強。尤其在熱身訓練時可以充分體會到全職教練的用心良苦,就這么幾件道具教練們居然能玩出這么多新鮮花樣實在超出一般人的想像,小孩們都開心的早忘了來搗亂一下的念頭,在游戲中很自然的完成了熱身,軀體平衡手腳配合大腦反應等基礎訓練。
之后的正式訓練俱樂部之間會有不同的培訓教程,由此訓練出的踢法也各有特點。參賽時遇到的一些俱樂部隊,都可以感受到他們獨特的風格。而少年團球隊之間則高度相似。我們也參加過科巴的培訓,他們是在體育館里上課,要求學員在很小的空間細膩的練習控運球。
按課教完成訓練內容,其實這對孩子來說是非常痛苦的,首先要求隊員耐心聽懂說明,然后按教練教的去練習,不允許亂踢,在這個時候不聽話的孩子還會挨罵。這也是考驗一個教練是否稱職的時刻。
利寶樂多的教練們都很盡職。班里那時一共十一二個孩子從5歲到11歲不等,由一個教練帶。有近一半的孩子已經是學校少年團的隊員。每次課后基本上會把大孩子留下來再補一小時的課,當然是免費的。兒子半年之后也很快被列入補課對象中。
剛進班時兒子年齡最小,別人又比他早進班一年以上。每次的分組比賽,兒子大概一開始有兩三個月根本碰不到球,也沒人肯把球傳給他,接觸到球的機會是大孩子們把球踢飛他屁顛屁顛的跑去把球撿回來,然后用極標準的姿勢發界外球。教練并不特殊照顧他也不傳球給他,可能看他踢不到球也挺開心的就不擔心。教練傳球給他是在幾個月之后,幫助他踢進第一個球那已是半年后的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