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清楚記得那一天的事,兒子回到家,在門口就大叫我今天踢進一個球!兒子的小腦袋在嚴冬里冒著熱氣,臉上粘著不少泥水,卻興奮的神采飛揚目光閃閃,表情生動的讓我覺得花錢學球真值。
教練為什么沒讓他在第一天就進三個球高興高興,而是把進第一個進球安排在半年后呢?
日本整個社會認為孩子成長應該順其自然,足球也是一樣,不能拔苗助長。剛進班時兒子的興趣是發界外球和滿場瞎跑,還沒有拼搶和進球的意識,教練這時還沒到要幫他的時候。等他意識到要拼搶并努力去拼搶時教練才幫助了他并把球傳給他。進球也一樣,等他自己有了強烈的進球欲望后教練才助攻了他。
再笨的孩子總有一天會意識到,進球比發界外球要有趣一百倍,這種領悟有些孩子早一些有的晚一些,在漫長的成長過程中這點時間差根本不算什么。而自我領悟才是孩子最好的成長,教練和家長應該有足夠的耐心去等待這個時刻的到來,可以適當的引導但絕不能讓他們失去這種成長的機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