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供奉“肉身坐佛”章公祖師的普照堂。 新華社發
首次發出聲明并收回出借佛像
近來,一尊在匈牙利展出的肉身坐佛疑為中國福建被盜的“章公六全祖師”肉身像事件引發人們熱議。坐佛荷蘭持有者的發言人23日下午向新華社海牙分社發來聲明稱,鑒于當前媒體報道看似轉向消極,收藏者決定收回出借的佛像,不再將其用于博物館巡展。但聲明沒有提及佛像所有權爭議,只是稱有關佛像的科學研究還在繼續。
聲明用英語寫成,未提及收藏者的國籍與姓名,僅稱之為肉身坐佛的“所有者”,是一名中國早期藝術品的狂熱收藏者,從事中國藝術品收藏近30年。
聲明說,佛像“所有者”于1996年年中獲得這尊佛像;佛像上一個“所有者”于1994年年末至1995年年初在香港從“一名真誠的中國藝術朋友”手上獲得這尊佛像,并于1995年年中將這尊佛像從他在香港的工作室運到阿姆斯特丹的住所。
聲明還說,佛像在1997年年初做了X光檢查,同年7月還做了碳14年代測定,從此確定佛像的年代可推至中國宋代。此后,研究人員開始更進一步研究。通過研究及與博物館的合作,這尊佛家“全身舍利”逐漸為公眾所知。大部分科研現已完成,有關結果將被仔細評估、解讀,并在不久的將來公開出版。
聲明說:“我們不曾預料它會引起媒體熱炒。媒體氣氛正變得看似轉向消極。此外,中國佛教信眾顯然也對這尊佛像的展示、安全措施、運輸路線及方式越來越關注。因此,‘所有者’考慮到這些關注,決定從博物館巡展撤回這尊出借的佛像,至少目前如此,以便能夠安靜地、審慎地評估這一出乎意料的情況。”
聲明的發送者名為埃里克布魯因。
國際公約
難約束私人藏家
中國和荷蘭都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70年《關于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簽約國。但荷蘭于2009年7月17日加入,所以該公約對荷蘭私人藏家1996年購買佛像一事并無法律效力。
至于國際統一私法協會1995年《關于被盜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約》,荷蘭政府雖然于1996年簽署,但荷蘭議會還沒有批準,所以這個公約對荷蘭也不具備法律約束力。
解讀
關鍵 藏家是否追查文物來源
正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法學院研讀文化遺產法的中國博士研究生劉作珍解釋說,雖然兩個重要國際公約在荷蘭不適用于這一案例,但荷蘭持有者獲得這尊佛像的行為應受荷蘭《民法典》約束。荷蘭《民法典》規定,文物獲取者必須對其獲取文物的行為做盡職調查,要排除文物是被盜文物的可能性,否則其獲取行為就可以不被視為善意獲取。排除被盜文物方法可以通過查詢被盜文物登記系統,也可以咨詢有關機構。劉作珍解釋說:“如果藏家查了,而這尊佛像沒有在查詢系統內,則對我方不利;如果這件文物已經在公安局備案,而藏家沒有查,那就對他很不利。”
轉機 盡快向荷蘭提所有權爭議
值得注意的是,依據荷蘭《民法典》中的“占有時效”條款,持續、公開、非暴力、未被爭議地占有他人財物滿20年,可取得該物所有權。也就是說,原有者如在物品被盜之日起20年內未提出歸還要求,則新持有者即便當年是惡意占有,也可獲得該物所有權。
因此,如果這尊佛像就是被盜佛像,中方應在2015年至2016年即佛像發現被盜并被他人占有滿20年之前,盡快向荷方明確所有權爭議的存在,從而阻止佛像持有者利用“占有時效”條款。
探訪博物館
佛像僧名叫“六全”
荷蘭德倫特博物館的展品圖冊有一章專門介紹了這尊佛像。
荷蘭語文字說,荷蘭、意大利、德國的考古學家和荷蘭的醫學機構共同研究推測,這尊佛像應該是一尊鄉村寺廟供奉的、內含肉身干尸的佛像。佛像麻紗坐墊上的漢字表明,佛像里的僧人名為“Liu Quan”(六全),即“六種至善”的意思。碳14年份測定法顯示,佛像內干尸可追溯到11至12世紀之間,僧人死亡年份據推測在1022年至1155年之間。
圖冊對骨骼掃描結果分析道:僧人在世時關節健康,僅脊柱有輕微關節炎,死亡年齡應在三四十歲之間;雙手多處指節失蹤,可能是干尸制作過程中受損,也不排除被人為取走去做舍利;頸背部有擊打痕跡,可能是文物盜竊者企圖竊取佛首;頭頂至底座、頸后至兩肩分別有扁鐵條加固,說明人們試圖保護佛像。
曾有先例
荷蘭政府兩次歸還遺骨文物
荷蘭文化遺產保護委員會主席、荷蘭二戰劫掠藝術品歸還委員會副主席范德弗利23日告訴新華社記者,荷蘭政府曾兩次將人類遺骨歸還給原有國。
根據范德弗利的介紹,2002年夏天,在荷蘭萊頓舉辦的一次考古學術研討會上,新西蘭國立博物館館長向荷蘭人種學國家博物館館長私下提出,可否將其收藏并展出的一具毛利人文身頭骨歸還給新西蘭。據博物館的史料記載,這具頭骨是荷蘭殖民者于19世紀從新西蘭毛利人手中購得的。荷蘭文化部于2005年11月9日向新西蘭國立博物館正式移交了這具毛利人頭骨。
2002年,曾創作過加納部族小說的荷蘭作家阿圖爾亞平發現,在荷蘭萊頓大學醫學中心有一個福爾馬林罐,里面泡著的頭顱經查證就是加納阿漢塔部族國王巴杜邦蘇II的頭顱。阿漢塔部族得知消息后,立即要求荷蘭歸還祖先遺骨。2009年3月,荷蘭政府決定,應歸還巴杜邦蘇II的頭顱,并于當年7月恭送國王頭顱回家。
最新進展
國家文物局參與“肉身坐佛”追索工作
晨報訊(記者王歧豐)目前,國家文物局正在梳理完善相關證據材料,并積極與有關部門協商開展“肉身坐佛”追索工作。昨日,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社會文物處處長金瑞國在接受采訪時透露上述信息。
金瑞國表示,國家文物局得知荷蘭德倫特博物館保管的一尊“肉身坐佛”疑似我國福建省大田縣被盜文物后,高度重視,立即指導福建省文物部門開展了調查取證工作。
?
?
相關鏈接:
"千年佛像內藏打坐和尚"名為章六全 生活于1100年?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