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商之間交往過密,往往不只是勾肩搭背、稱兄道弟那么簡單,結成利益共同體后,極易滋生腐敗。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政商關系新生態:君子之交,相忘于江湖”分論壇上,與會嘉賓十分迫切地表示,經濟新常態下,亟需構建政商關系“新生態”。
高官貪腐多“金主”,政商關系為何屢碰紅線?
“以利益交換為目的的政商關系確實到了需要改變的時候了。”與會嘉賓將矛頭直指畸形的政商關系。
中央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打“虎”絕不手軟的同時,拍“蠅”也毫不留情。不論是薄熙來、劉鐵男、劉志軍等高官,還是山西等地出現的“塌方式腐敗”,都暴露了部分官員底線失守,頻頻與商人利益交換,觸碰法律紅線。例如,山西省2014處分市廳級干部45人,很多腐敗案件背后都有煤老板身影,涉及煤炭資源交易。
由于我國市場體系尚不完善,政府主導經濟發展的模式也沒有根本轉變,官員手中的資源配置權、項目審批權等確實能給商人“辦事”。論壇嘉賓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保育鈞說,如果過分依靠政策,不是靠法治,就容易產生官商勾結,必然導致腐敗。
“市場機制不健全,政府該管的沒管好,不該管的伸手過長。”海南現代集團董事長邢怡川深有感觸地說,例如,市場掛牌招投標的問題,其實“潛規則”都定了,整個程序看起來很公平,但在真正投標之前,相關部門會把招標條件縮小,甚至是“量身定制”,最糟糕的是“圍標”,不管哪家公司中標,施工單位就是那一家,這是官商勾結的“權力游戲”。
論壇嘉賓《中國企業家》雜志原社長劉東華說:“領導干部超出正常工作范圍和一些不法企業家勾肩搭背,搞錢權交易,甚至直接插手工程建設、項目開發、招投標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是當前腐敗問題的重災區。”
另外,一些權力一旦失去有效監督和制約,也就為一些希望“走捷徑”的商人打開了“方便之門”。“社會上慢慢形成了一種風氣和習慣,官員和商人以關系和利益作為交換條件,不論是民營企業還是國營企業,都存在這樣的問題。”格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明珠說。
一位落馬的海南廳級干部在悔過書中坦言,這些商人都是用我們手中的權力富起來的,跟老板混在一起,慢慢就會職務不分、身份不分、立場不分,最終走上不歸路。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