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海南博鰲3月27日電(記者魏驊)“中國-東盟省市長對話”27日在海南博鰲舉行。海南省長劉賜貴在會上表示,海南的旅游休閑、熱帶農業、油氣化工、海洋經濟、信息技術等特色產業,與東盟各國互補性很強,合作前景十分廣闊,對于具體合作提出五項建議:
第一,共同推進互聯互通。統籌謀劃海上、航空基礎設施建設,增加直航航線和班次,建立港口城市合作機制,暢通陸海聯運通道,降低國際貨物運輸成本,促進旅客和貨物運輸便利化,構建區域物流體系,共同打造暢通、快捷、便利、高效的互聯互通網絡。
第二,共同推動藍色經濟合作。鼓勵和支持擴大雙向投資,發展成品油、農產品等雙邊貿易。共同規劃、開發南海旅游線路,開辟一程多站式的跨國郵輪環線,發展海洋觀光、海島休閑、海上運動等特色旅游項目,打造“環南海旅游經濟圈”。加強深海捕撈、水產品養殖和精深加工等方面的海洋漁業合作,探索建立南海漁貨交易市場。深化育種等熱帶農業資源、技術領域的合作,三亞南繁基地被稱為中國“種業硅谷”,海南將依托南繁育種基地、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使這一區域熱帶資源得以有效保護和利用。海南還正在建設一個國家級的熱帶現代農業國際合作示范區,希望與東盟各省市進一步加強合作交流,期待共同打造東盟種子硅谷。
第三,共同推動海洋環境保護。堅持生態用海理念,共同加強海洋環境監測監管和污染防控,加大海洋生態保護和修復力度,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合力建設海洋生態文明,保護海洋健康。
第四,共同開展海上應急救助。拓展航行安全、海上搜救、應急處置等方面的合作,加強防災減災體系的溝通與銜接,保障海上航道的暢通與安全。
第五,共同擴大人文交流。合作舉辦各類論壇、展會,推進教育、科技、文化、體育、宗教等領域的交流合作。擴大媒體交流,促進人員往來,增進雙方的了解和互信,鞏固雙方合作的社會和民意基礎。聯合開展水下文化遺跡保護與修復,推進海上絲綢之路申遺工作,共同將海洋文化遺產發揚光大。
劉賜貴說,海南將以藍色經濟為紐帶,精誠合作,互惠互利,共同把南海建設成為合作之海、友誼之海、和平之海、發展之海,共同譜寫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新篇章。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