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光賣房款欲登報“賣青春”
確實如金秀蘭所說,尿毒癥是個“治不起的病”。
每周三次透析,每次400元,再加上其他治療費,金秀蘭每月治病要花1萬多元。53000元賣房款,很快就被用光了,而金秀蘭的病情,也拖不到醫保報銷下來再去治。
那時齊金光已經讀大二,為省錢在學校撿瓶子,經常到廣告欄尋找合適的招工信息,還自己發過打工傳單,“掃廁所、搓澡、端茶倒水……都能干”,但對于高昂的透析費,這些都是杯水車薪。
沒有辦法的齊金光,最終硬著頭皮走進報社,希望刊登一份預售自己青春的廣告,以“愿意免費給對方打工十年”,來為母親籌集10萬元的治病款。
齊金光是背著母親做的這個決定,父親也支持他,“我爸說,你媽沒白疼你。”
雖然這份“賣青春”的廣告未刊登,但齊金光作為報道對象出現在很多新聞中,“警校生售青春救母”的新聞被廣為轉載,也為母親的治療帶來了轉機。
2006年3月,一通電話打到了齊金光寢室,對方要走了他的銀行賬號并表示會匯款幫忙,卻叮囑不要試圖尋找自己,“他說,不需要報答,要我將來做個好警察。”
齊金光的賬戶如約匯入10萬元,捐款人卻再無音信,“毫無蛛絲馬跡”,他曾到銀行詢問對方信息無果,“他曾說過跟我見一面,后來又說忙著出國,就再沒消息”,連“恩人”的來電號碼最終也無法撥通,唯一的印象是大約40歲,說話言簡意賅。
“只能記住人家的囑托,做個好警察。”身為“準警察”,齊金光在剩下兩年的警校生活中一邊打工賺錢,一邊帶母親透析,“生活費和學費都是自己掙的,人家的錢全用來治病。”
直到2009年,齊金光畢業,成為錦州松山分局松山派出所的一名基層民警。
兩點一線為母奔波尋腎源
匿名好心人捐助的10萬元,解了齊金光的燃眉之急,畢業入職后,齊金光四處為母親尋找腎源,因為他和父親都是A型血,無法為O型血的金秀蘭供腎。
齊金光的生活固定成了派出所和醫院的“兩點一線”,在維持每周三次的透析外,他還利用周末前往武漢、沈陽等城市,為母親尋找腎源。
經濟上的窘迫始終伴隨著他,為省錢全家人住在錦州郊區的出租屋內,每月租金700元;同樣為了省錢,他出行只坐最慢的綠皮車,到沈陽都要“晃悠”三四個小時。
“夜里趕車,凌晨5點半到醫院排隊。”排腎源的奔波中,齊金光通常用礦泉水加面包的套餐打發自己,“能省就省”。
日常生活同樣如此,20多歲他極少買衣服,“別人家的孩子買新衣服,出去玩很正常”,金秀蘭說起兒子的困苦就掉眼淚,“他只買十多塊的衣服,還得是必須買的情況下。”
但在松山派出所所長沈軍的眼里,齊金光完全不是身負重擔的樣子,“天天樂呵呵,看著沒愁事兒。”沈軍還是在兩年前,詢問齊金光為何總周末調班,才知道他母親常年透析的事情。
“從沒耽誤工作,”沈軍說,齊金光是所里勤奮的榜樣,6年里沒休過年假,他負責內勤和臺賬等瑣碎工作,有時也出警,所里人員不夠每三天還要安排24小時值班,齊金光從不推辭,“開會都拿他做榜樣。”
工作6年里,齊金光立過三等功,逐步被提升為代理副所長,還成為松山分局的后備干部,“他的成績有目共睹。”
尋找腎源近10年,齊金光等來了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好消息,有了合適的腎源,可20萬元的移植費用又難住了他。
沈軍知道后,讓齊金光帶著母親立即出發。
而他自己連夜向4個朋友求助,為齊金光湊夠了這筆救命款,“這是急事,沒想過他能不能還。”
攢了6年的年假一次請完照顧母親
兩次絕處逢生,金秀蘭終于熬到了腎移植手術完成。因之前齊金光也曾帶著母親在解放軍309醫院求醫,主治醫生建議他帶母親進京接受術后治療。考慮到北京離錦州更近,母子倆3月初,搬進了309醫院的病房。
為了更好地照顧母親,齊金光將此前6年積攢的年假一起請了,全程陪護母親。
他在病房陽臺搭了個折疊床,悉心照料母親的飲食起居,“男孩兒女孩兒的活他全干了”,金秀蘭心疼兒子,“他一米八的大個子,現在只有110斤,上學時還有130斤呢。”
齊金光覺得挺好,能陪著母親讓他心里踏實,他笑稱折疊床是“狗窩”,因為“誰家養小狗不都那么鋪床嗎”。
27日,所里有急事,齊金光只能返回錦州,這也是多年來他第一次將母親獨自留在外地,“擔心”,他按點給媽媽打電話,提醒吃藥并把尿量指標情況記錄在小本子上,“計劃著周日(29日)回北京。”
計劃趕不上變化,昨日上午聽金秀蘭說有指標增高,齊金光立刻乘車返京,“路上就開始胡思亂想”,他極力說服自己,這是正常現象。
乘地鐵到四號線安河橋北,為省錢齊金光步行近2公里回到醫院,看到母親才徹底放下心。
“還要一年多,才能徹底穩定下來。”金秀蘭總覺得自己耽誤了兒子,“知道家里這個樣子,連個對象都不談。”
齊金光覺得沒啥,“家里過不好也沒那個心思”,他現在還欠了30多萬元外債,以每月3000元的工資,不知要還多少年,不過至少給媽媽換了腎。
金秀蘭則盼望著,能安穩度過術后這一年,然后兒子好好相個對象。
?
相關鏈接:
母為救白血病兒突發腦溢血 兒為救母放棄治療?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