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自費藥花費成謎
王某:除了自費項目32000元,其他自費的7萬元則主要包括:私人診所拿的偏方中藥(約16000元)、華西醫院的檢查費(6000多元)、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的開藥費(約13000元)……
當記者提出要看這7萬元的票據時,王某稱:“這7萬多元有一些沒票據,還有很多票據遺失了。”復方萬年青膠囊、松花粉等藥盒,恰好在前幾天被母親全扔掉了。
買車的錢真的是借的?
根據王某提供的手機號碼,沈某在電話中稱,是他借的錢給王某買車,并傳來一張手寫“欠條”的照片。至于另一位借錢的朋友,王某稱,當初沒有打條子,經過他與對方溝通,對方表示不愿意接受采訪。
樂山市夾江縣漹城鎮7歲女孩小薇被查出身患胚胎性橫紋肌肉瘤(惡性腫瘤),2013年底,父親王某在網上求助募捐,先后收到13萬元善款。
近日,曾捐助善款的網友李先生無意中發現,王某購買了一輛價值近10萬元的轎車。哪來的錢買車?是挪用好心人的善款嗎?買車用來干嘛?網友的質疑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真相是什么?成都商報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
疑問1
治病到底花了多少錢?
王某:自費花了10萬元
有的沒票據,有的扔了
調查:自費藥的藥盒據稱丟了
3月25日,成都商報記者在夾江廣場見到了王某夫婦。王某很瘦,穿黑色衣服,腳上是一雙布鞋,滿臉疲憊。其妻子陳某挺著大肚子,已有好幾個月身孕。在廣場噴水池邊的花臺上一坐下,王某就開口說:“這個事我們承受了很大壓力,但是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據王某介紹,女兒患病前,他們在夾江城區擺地攤賣小商品。2013年,他們在夾江城區租了個小門市,沒開多久,年底女兒被查出患胚胎性橫紋肌肉瘤。不得已,他們才在網上求助。
“不到萬不得已,誰會低下頭來求人?”陳某補充說。王某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從2013年12月至2014年4月,他們共收到13萬元善款,為小薇治病及生活費花去10萬元。當記者提出,可否查看其受捐賬號的流水記錄時,王某表示了拒絕。他稱,那個賬號除了接受捐款,也有自己做生意時的資金往來等,一起公布出來怕更說不清楚。
根據成都商報記者從夾江縣醫保中心查詢的信息得知,截至2014年底,小薇在醫院共產生了13萬元的醫療費。醫保基金、民政救助及“大病險”共為其報銷了9萬多元,王某自行承擔約3.2萬元。
王某稱,他共接收捐款13萬,女兒看病除了報銷的9萬多元,自費的就花10萬元,還剩3萬元捐款。除了上述自行承擔的3.2萬元,其他自費的7萬元主要包括:私人診所拿的偏方中藥(約16000元)、華西醫院的檢查費(6000多元)、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的開藥費(約13000元)、在成都一藥店買的復方萬年青膠囊15盒(2萬多元)、給孩子買的營養品松花粉(約1萬元)、鈣奶粉、蛋白粉,以及因看病產生的交通費和孩子生活費等。
昨晚,成都商報記者根據王某提供的診所電話號碼向對方核實,但電話無人接聽。
樂山市市中區腫瘤醫院的主治醫生徐曉娟介紹說,小薇此前在醫院接受放化療6個周期,病情是穩定的、漸好的。至于復方萬年青膠囊等,醫院沒有這個藥,不知道效果怎么樣,也沒有推薦他去買過這個藥。
當記者向王某提出要看這7萬元的票據時,王某稱:“這7萬多元有一些沒票據,還有很多票據遺失了。”王某介紹,當初根本沒想過有今天這個局面,很多票據也報銷不了,所以也不可能把所有票據都收留著。復方萬年青膠囊、松花粉等都是聽人介紹購買的,才停用一兩個月,不過藥盒恰好在前幾天被母親全扔掉了。
疑問2
是否動用善款購買轎車?
王某:買車錢是向兩位朋友借的
調查:是有一張借條
對于買車一事,王某解釋稱,他發誓并非挪用愛心善款買車,而是跟朋友借了9.5萬元。其中成都一位姓沈的朋友借了他6.5萬元,打了欠條的;另一位夾江三洞的朋友借給他3萬元,他買了一輛起亞K2,花了8.3萬元。
根據王某提供的手機號碼,沈某在電話中稱,五六年前在夾江瓷磚廠上班時認識了王某,兩人關系很好,后來都辭職了。之前并不知道王某的女兒生病。去年到夾江才知道,想到他們生活困難,大家就聊到跑野租兒比較掙錢,就說借點錢給他買車。
3月27日下午,沈某向成都商報記者傳來一張“欠條”的照片:顯示王某于2014年6月15日向沈某借款6.5萬元。聽說網友質疑王某用善款買車,沈某感到很驚訝,稱當初根本沒想到會引起網友的質疑。
至于另一位借錢的朋友,王某稱,當初沒有打條子,經過他與對方溝通,對方表示不愿意接受采訪。
疑問3
買車用來做什么?
王某:買車是為了跑“野租兒”
鄰居:他跑過野的,我坐過他的車
據王某介紹,女兒生病了,但生活還是要繼續,他原本以為跑“野的”可以掙錢,但并不是那么一回事。現在他在夾江一個廠里兼職當倉庫保管和發貨,上一天休息一天,休息的時候就跑車,都是網上聯系的乘客或者朋友介紹的。
王某向成都商報記者提供了兩個手機號碼,稱是經常坐他車的乘客。其中一位潘先生介紹說,去年在夾江客運中心站附近坐過王師傅的車,服務態度比較好,就留了他的電話。后來坐的次數多了,也聽說過他女兒生病的事。另一位袁女士自稱經常坐王師傅的車,一般都是包車,去樂山,也去過成都。
連續兩天,成都商報記者走訪了多位在夾江跑“野的”的司機,大部分人并不認識王某,但是有一位張師傅表示,聽說過王某的事情,知道他確實在跑車掙錢。
家住夾江縣漹城鎮易漕村4組的張大姐,距離王家僅幾十米遠。張大姐稱,去年就知道王某買了車開“野的”,但是買車的錢從何而來,她并不清楚,只是知道他確實在跑車,生意一般,偶爾有需要的時候,她也坐過王某的車。
此外,對于曾在網上曬出改裝汽車大燈一事,王某做了回應:車子的大燈不是很亮,他的眼睛有散光。而他在多年前,就開始兼職幫人改裝汽車大燈、倒車雷達等等,他在論壇發帖展示改裝過程,也是為了招攬生意。
最新進展
接受完一個療程化療
孩子已回家休息
據王某介紹,被網友質疑后,盡管他做了很多解釋,但是仍未平息風波。還有網友在網上查詢并公布他在成都某酒店開房記錄,王某解釋說,那幾次都是帶女兒去看病拿藥住的酒店,都是六七十元的小旅館。昨日,成都商報記者查詢到,該酒店最便宜的單間、標間房價確實在70元左右。
目前,小薇剛剛接受完了最新一個療程的化療,于3月24日出院回家休息。“哎!不知道這何時是個頭?”王某嘆了口氣。王某拿出一個病歷本,上面列出了小薇花錢的要點。
也許,現有的證據仍無法解開真相。連日來,在網絡論壇上,也出現了另一種聲音:應該多關注孩子,在沒有確鑿證據的前提下,不能隨便去質疑。3月28日深夜,王某在網上回復稱,他已沒有精力再過問這事,如果真的待不下去了,會和愛人帶著孩子離開,找個安靜的地方給娃兒治病。
專家觀點
夾江縣醫保中心:
引入第三方監督才能避免過度救助
“愛心很強大,也很脆弱!”樂山市慈善總會辦公室主任張淮安認為,慈善捐款很多人都是沖著愛心參與其中的,一旦出現負面消息時,對愛心的傷害無法估量。張淮安稱,只有增加救助過程的透明性,做到陽光公益、陽光慈善,才能有效避免類似的信任危機發生,也是精心呵護“愛心”的有效途徑。
夾江縣醫保中心相關負責人周先生表示,在類似的助醫行動中,應引入政府慈善機構、合法的民間公益組織等第三方機構,不宜把善款直接交到受助者手中,才能避免救助過度的事情發生。
北京惠誠(成都)律師事務所律師郭金福認為,即便是真動用部分善款,從法律層面也沒有明確條款可以追究其責任。目前,個人接受民間捐款的情況還很難明確監管部門,一是受捐人應自律,二是主要依靠輿論監督。
?
?
相關鏈接:
萬寧募捐晚會愛心涌動為殘疾人募善款513萬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