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4星客戶,您好!清明將至,陜西移動提前恭祝您節日快樂……”3月30日早上,看到由10086發來的這條短信時,還沒起床的李女士要郁悶死了:怎能用清明節祝福別人?記者了解到,3月30日,渭南不少中國移動用戶都收到了這條“清明節快樂”的問候短信。(4月1日《華商報》)
中國傳統節日眾多,其中絕大多數節日都可以祝自己的親朋好友“××節快樂”,但惟獨一個節日例外,那就是清明節。這主要是因為清明節以追悼先人、寄托哀思為主,其文化內涵和精神宗旨,都和喜慶、快樂、團圓等等無關,所以自然也就不能用“清明節快樂”來作為親朋好友間的節日祝福。反過來說,如果真有人以“清明節快樂”來祝福別人,那么被“祝福”的人不但不會高興,反而會生氣不滿,甚至覺得這是在詛咒自己。
而這,也正是陜西渭南市那些于近日收到中國移動公司發送的“恭祝您節日快樂”之后的感受。我們可以相信,移動公司在清明節臨近之際向自己的用戶發送這樣的短信,其初衷并非是“詛咒”自己的客戶,畢竟沒人愿意和自己的“衣食父母”過不去,但這至少說明,移動公司在內部管理上存在混亂,說明移動公司有關工作人員在短信內容編寫比較隨意。這顯然是值得移動公司乃至其他任何商家、企業所注意的。
不過在我看來,通過“清明節快樂”這條短信,也反映出另外一個更加值得深思的問題,那就是現代商業對傳統節日的侵蝕。現在一說到過節,人們首先想到的,已經不是這個傳統節日的人文內涵,精神內核,以及附著在傳統節日上的風俗、儀式,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利用這個節日外出購物游玩,和同學朋友聚會,結果慢慢的,幾乎所有的傳統節日,都變得越來越相像,越來越雷同,都成了“購物節”“旅游節”。
也正是因為這樣,就給包括渭南市移動公司工作人員在內的很多人一個錯覺,那就是,所有的節日都是用來慶祝的,只要一提過節,就是應該祝福別人“節日快樂”的,于是也就導致了“清明節快樂”這種令人哭笑不得的“祝福短信”的產生。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也無須對移動公司這條招致用戶不高興的短信上綱上線,因為編寫和發出這條短信的工作人員,也不過是受到了社會大環境的影響,算得上是一種無心之失。
真正值得反思的,是傳統節日從儀式到內涵的式微,或者說是如何拯救傳統節日。首先需要我們從內心對傳統節日有個重新的認識,不要把其作為“購物節”“旅游節”來過,而應該重溫它所蘊含的節日內涵和人文精神;其次是有意識地恢復一些傳統節日儀式和風俗,在這些傳統儀式中感受其蘊藏的內涵和文化。(苑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