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4日從廣州市紅十字會獲悉,經過一年多時間醞釀,《廣州市志愿捐獻遺體管理辦法》已獲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據廣州市紅十字會專職副會長歐陽炳惠介紹,2000年11月,《廣州市志愿捐獻遺體管理暫行辦法》頒布和實施。
????新華社廣州4月4日電(記者周強)記者4日從廣州市紅十字會獲悉,經過一年多時間醞釀,《廣州市志愿捐獻遺體管理辦法》已獲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這意味著志愿捐獻遺體無需征得直系親屬同意,破解“悔捐”“棄捐”困境。
????據廣州市紅十字會專職副會長歐陽炳惠介紹,2000年11月,《廣州市志愿捐獻遺體管理暫行辦法》頒布和實施。經過10多年發展,暫行辦法在實施過程中出現遭遇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特別是舊辦法規定,捐獻人在填寫申請表以及捐獻時都必須征得所有直系親屬同意才能完成逝者遺愿,如果任何家屬表達反對意見,義舉就會被一票否決,結果導致相當多的悔捐、棄捐。”歐陽炳惠說,“而新辦法則明確遺體捐獻事宜,應該是我的身體我做主。”
????在執行人范圍方面,以往的遺體捐獻執行人被明確要求為逝者的直系親屬(特殊情況下可由志愿捐獻遺體者委托其工作單位或有關組織擔任)。新辦法則明確執行人可以是捐獻人近親屬,或工作、生活上有密切關系的其他自然人,也可以是捐獻人生前所在單位、居住地的居(村)民委員會、養老機構或者其他有關單位。孤寡老人、老人院老人如在本人表達遺體捐獻意愿后,可由村居委、老人院代其執行捐獻,大大擴大原來的執行群體。
????經過十余年推廣,截至2015年3月,廣州市紅十字會共受理申請登記捐獻遺體志愿者1630人,實現捐獻394例。但這樣的數量尚不能滿足醫學院校的教學需求。
????醫學專家表示,遺體捐獻志愿者又被稱作學生的“無語良師”,在目前現代仿生學仍無法完全替代人類真實遺體供醫學院學生上解剖課程的情況下,遺體捐獻仍是醫學入門的重要基石。然而,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遺體捐獻、尸檢仍為多數人顧忌,尸體標本來源缺乏,將直接影響臨床醫生的培養質量。(完)
?
?
相關鏈接
青島9名村民集體捐獻遺體 年齡最小僅36歲?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