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涯村村民祭拜海瑞
市民在海瑞像前虔誠祭拜
海口網(wǎng)4月5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 鐘元韜攝影報道)清明小長假第二天,海口文化景點如五公祠、海瑞墓等,迎來了絡繹不絕的游客。在清明節(jié)假期,家長帶著孩子走進海瑞墓接受海南歷史文化的熏陶;外地游客來到五公祠享受明媚陽光的同時也感受到海南特有的文化。
春游、追思懷古體驗別樣清明
清明小長假第二日,海口市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群景點——五公祠游人穿梭不斷,幼至兩三歲的孩童,年長至耋耄之年的老者,還有絡繹不絕從各地過來前來禮拜古人遺跡的外地游客。在五公祠景區(qū)內的西齋和觀稼堂處,分別舉辦著《瓊州代有賢人出海南歷史名人百賢展》和《尋根問祖海南人的由來》兩大展覽。
“孩子上五年級,趁著假期有空,我就帶著他到五公祠來看一看,接受一下海南歷史文化的熏陶,學習多一些歷史知識。”市民楊女士與兒子邊走邊聊,給兒子講述“五公”生平事跡,楊女士表示,與其讓孩子在家玩電腦或出去逛街,不如到文化景點走一走。
從外地到海南上大學的吳同學也表示,五公祠環(huán)境清幽,海南特有的文化氛圍濃厚,“看了《尋根問祖海南人的由來》,對明清兩代海南文風鼎盛時期有了一定了解,參觀了海口市博物館感覺很特別,許多稀奇古怪的木雕我是第一次見。”吳同學說。
雖然清明節(jié)節(jié)俗繁多,但貫通于其中的核心價值意蘊乃是中華民族對生命的熱愛和關懷。五公祠管理處負責人鄭云玲告訴記者,清明期間不少僑胞回到海南時都要特地來到五公祠走走看看,這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習慣,許多人就是為了找一找小時候到五公祠來游玩的美好回憶。鄭云玲表示,人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追思緬懷,也是一種心靈與精神的回歸,更能體現(xiàn)清明節(jié)的核心文化價值。
外地游客游覽五公祠
外地游客走進五公祠感受海南歷史文化
游客海瑞墓感受別樣“清明”
如茵的綠草、道路兩旁高大挺拔的椰子樹、青苔斑駁但不失威武莊嚴的石獸……行走在海瑞墓的陵園當中,不但能觀賞到春意盎然的園林景致,還能在肅穆的古風中,感受中國歷史上清官的典范。上午11時許,位于丘海大道的海瑞墓園內前來憑吊的游人不斷,海瑞的墓碑前也擺滿了敬獻的鮮花,不少手捧著鮮花的游客陸續(xù)前來在海瑞墓碑前敬獻鮮花。
濱涯村村民張阿姨一家,早早來到海瑞墓,在墓碑前擺放鮮花點上香燭以托哀思。“我們每年清明都要來拜一拜海瑞,海瑞是清官好官,造福百姓。”張阿姨說,不少濱涯村的村民也都保留了這樣的習慣。
家住府城的謝先生帶著一家前來參觀海瑞墓,他表示清明節(jié)帶女兒來祭拜海瑞,學習海瑞清正廉潔、剛正不阿的精神品質很有意義。
學生參觀海口市博物館
楊女士帶著孩子游覽五公祠
海口市旅游委:倡導市民游客文明出游
清明節(jié)是我國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也是體現(xiàn)廣大群眾文明素質的良好時機。在此,海口市旅游發(fā)展委員會通過媒體向各位出游的市民游客倡議,大家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進一步提升公民文明旅游素質,維護海口形象。
?
?
?
?
相關鏈接:
清明寵物公墓迎掃墓高峰 墓碑前擺放玩偶零食
酒駕肇事方的清明:背負四條人命 三套房只能賣一套賠
清明,我們需要更強的上帝
清明節(jié)能否多一點文化味道
顏春嶺清明節(jié)依然煙霧彌漫 少數(shù)市民接受無煙祭祀
清明假期海口車站客流堪比春運 港口客流量大幅下降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wǎng)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