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重慶第三人民醫院一位病人在醫院散步。前一日,重慶醫改宣布中止,恢復此前價格。
4月3日,重慶第三人民醫院血液凈化室,一名病人剛剛做完透析。(安鐘汝攝)
??? 從3月25日到3月31日,重慶醫改僅僅持續七天便宣告結束。這場以醫療服務項目價格調整為內容的醫改,因大幅度增加了部分患者經濟負擔,引起了部分市民上街抵制。醫改相關推動部門向公眾道歉,并承認“考慮不周”。
重慶醫改起始于2012年,背景是國家發展改革委、衛生部等部門下發文件要求各地加快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步伐,理順醫療服務項目比價關系;目的是破除以藥補醫、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等。
專家分析,這一醫改方向是正確的,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卻只進行了價格改革,本應配套改革的醫保等政策沒有進行,導致病人負擔增加,抵制情緒增強,最終導致了醫改失敗。
張炳云在天橋上來回走,不斷探身尋找橋下人群中妻子的身影。
3月31日中午,張炳云出去打水的空當,他患尿毒癥的妻子就從醫院溜了出去,到重慶渝中區上清寺請愿。
張炳云趕到時,上清寺通往中山四路的街道上,已坐了一百多名患者,他的妻子坐在人群最中間。張炳云沖下天橋,想把妻子拉出來。但武警把他擋在人群外。
張的妻子是6年病史的尿毒癥患者,一直靠透析維持生命。3月25日起,重慶醫改開始,各相關醫療單位執行新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導致尿毒癥患者一次透析的費用上漲了100元左右。
為此,張妻與病友們聚集表達訴求。據參與請愿的一位病人告訴新京報記者,在上清寺請愿的多是尿毒癥患者,有人甚至從周邊區縣趕過來的。當日的請愿造成交通堵塞一百多分鐘。
4月1日下午3點,重慶市相關部門召開全市電視電話會通知,本次價格調整停止,恢復到3月25日前的標準。并要求醫院對新標準執行以來(3月25日-3月31日)多收取的費用在兩周內退還,低于原標準部分,做記賬處理。
3月25日開始, 3月31日結束。《重慶市醫療服務項目價格(2014年版)》執行7天中止。
陷入困境的尿毒癥患者
張炳云的妻子每月透析12次,改革后費用增加了1000多元,這個退休工人家庭陷入困境
3月25日下午,張炳云從重慶第三人民醫院拿到妻子的透析繳費單,他的第一感覺是“拿錯單據了”:以往一次透析,除去醫保報銷,個人支付80多元,但這次要支付180元。到交費處詢問后才知道,“是重慶市統一漲價。”
3月13日,重慶市政府網發布消息,出臺實施《重慶市醫療服務項目價格(2014年版)》;3月15日,重慶市物價局、重慶市衛計委正式下發通知,要求重慶相關醫療單位從3月25日起執行新的價格標準。
《重慶市醫療服務項目價格(2014年版)》顯示:全市醫療服務項目共9128項,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增減平衡”的原則,總費用不增加的基礎上,對其中7886項價格進行結構調整,其中大型設備檢查、檢驗類項目價格均降低25%,診查、護理、治療、手術類項目價格分別提高30%、30%、13%和13%。
醫院各個科室中,壓力最大的當屬腎病科。重慶第三人民醫院腎病科護士林小白(化名)說,新價格實施后,她的工作壓力倍增,“非常壓抑”。
腎病科面對大量需要透析來維持生命的尿毒癥病人,新價格標準實施后,一般的病人每月的費用要增加1000元以上,林小白不止一次聽到患者的咒罵,“你們醫院太貪婪了,要吃了我們嗎?”她不敢多解釋一句。
張炳云回到病房,他的妻子眼圈發紅。病友們都已知道漲價的事情。
同病房的張國民正在掙扎著下床,準備收拾東西出院。他前兩年因為糖尿病并發癥,失去了一條腿。一個小時前,張炳云離開病房時,病友們還正勸說家境不好的張國民繼續住院治療。
“這么一漲價,一般的家境,哪里支付得起?”張炳云感嘆。張妻每個月透析12次,每個月透析費用1000元左右,加上藥費、住院費等,每個月治病要花4000多元。而按照新的價格標準,一個月僅透析費就增加1000多元。
張炳云夫婦都是重慶退休工人,每個月退休工資加起來不到4000元,生活費全部依靠兒子。張妻哭訴:治療費用猛增,想要活下去,只有再向經濟并不寬裕的兒子求助。
據大坪醫院一名醫生推測,重慶尿毒癥患者人數超過3萬人。透析價格激增可能令部分尿毒癥患者經濟陷入困境。
“提前”看病
醫改消息公布后,不少患者趕在價格正式實施前“提前”看病,以省手術費
并非僅是尿毒癥患者,全市的患者和醫院都由此受到醫改的影響。
網友通俗解讀:機器的檢查費降了,但是需要醫護人員參與的檢查、治療費漲了。
一位醫生介紹,醫改后,費用增幅較大的是手術費用,比如剖腹產、闌尾炎手術分別上漲640元和600元。但在B超,CT等中大型檢測方面,病人有一定受惠。以胸腔B超價格為例,下降了30元。
新價格標準正式實施前,不少人就注意到這一消息,去醫院“提前”看病。渝中區白領彭波痔瘡犯了兩年了,因為工作繁忙,一直沒去治療。3月22日,看到要手術費用要上漲的消息,他急忙請假去醫院做手術。
他發現,當日排隊掛號的人比以前多出一倍,排在他前面的一個女孩說,“現在看病也扎堆。”
彭波如愿以償在價格上漲前做了手術。而沙坪壩區的商人張三行則成了“醫改試驗品。”
3月25日凌晨3點,張三行突發急性腸胃炎,到沙坪壩一家三甲醫院急診,一位年輕的女護士開玩笑說,“恭喜你,你是醫改實行后我們第一個病號。”
張三行在醫院驗血、輸液。原本24日只需500多元,25日凌晨,他花了800多元。
大多數病人都是25日白天去醫院看病時才發現價格上漲的。家庭主婦蒲雪當時幫母親掛號,她聽到許多人大聲抱怨的聲音,“掛號費漲了一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