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莫言接受德媒專訪:我是作家不是演員
參考消息網3月2日報道德媒稱,中國作家莫言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成為一個爭議人物。在他的小說《蛙》的德文版出版前,莫言在北京接受了德國《明鏡》周刊的專訪。這是他獲獎后首次接受德國媒體采訪。
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2月28日報道,小說《蛙》的內容反映了計劃生育政策在中國農村造成的悲劇,莫言在書中寫下了自己在家鄉高密的一些親身經歷。被問到他個人對這一政策的看法時,莫言說:“作為父親,我覺得每個人愿意生幾個孩子就生幾個,但作為軍官我必須遵守一胎原則。要解決中國的人口問題是很難的。”
小說主人公——一位婦科醫生——的原型是莫言的一個姑媽,這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人物形象。莫言勸告自己姑媽不要讀這本書:“我對她說如果你看了,會生我的氣的?!?/p>
莫言認為《蛙》是一部“自我批評”的作品。而超越個人悲劇的對歷史的反省意識是中國人所缺乏的:“中國在過去幾十年經歷了動蕩和巨變,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自己是受害者。但很少有人捫心自問,自己是不是也曾作過惡、傷害過他人。文革時我加入了紅衛兵,參加過對自己老師的批斗。我嫉妒其他人的好成績,嫉妒他們的天賦和運氣。我還為了自己的前途讓妻子流產,我是有罪責的。”
至于為什么一直躲避媒體,不愿面對記者,莫言說這是因為自己“不善于對政治發表觀點”。
《明鏡》記者指出,莫言的作品中對政府官員有尖銳的批評,不乏打破禁忌之處,但在公開場合發言或接受采訪時的表述又往往很謹慎溫和。對此,莫言說:“我是作家,不是演員。我在寫某些內容的時候,從不去想這是不是打破禁忌?!?/p>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