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官商“朋友圈”百害而無一利
山東大學社會學教授王忠武認為,官商朋友往往并不只是“好朋友”那么簡單。很多官商“朋友”實質上是“利益共同體”和權錢交易,官員需要的是商人的錢,商人則認準官員手里的權。在這樣的“朋友圈”中,官員和商人更像是拴在一根利益繩上的螞蚱,有福同享、有錢同貪。
畸形的官商“朋友圈”,百害而無一利,不僅給黨員干部隊伍形象造成了極大損害,而且容易滋生腐敗,造成國家經濟損失。分析人士指出,官商“朋友圈”最主要的一項功能,就是實現“圈里人”的利益交換,權力尋租。例如,安徽省原副省長倪發科就曾多次為“朋友圈”中的礦老板非法獲利提供幫助,致使國家財產損失接近19億元。
此外,畸形的官商“朋友圈”還堵塞正常選人用人渠道。不少商人給官員輸送非法利益,甚至資助官員買官,導致常規的選人用人機制失靈,買官賣官行為大行其道,而德才兼備者卻無法獲得應有的重用。
“官商共榮、權錢交易的生態已存在多年,制度缺失、監督不力是一個重要因素。”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認為,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畸形官商生態,首先是相關規章制度,如招投標法、土地招拍掛制度等,本身存在一些缺陷和漏洞。其次,一些領導干部的權力過大,缺乏有效制約和監督,存在“一言堂”現象。
專家:厘清權力邊界 凈化畸形官商“朋友圈”
多位專家表示,凈化畸形官商“朋友圈”需要有破有立。一方面,應加大反腐力度,形成持續威懾力。另一方面,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切實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厘清權力邊界,鏟除權錢交易、官商勾結的土壤。
“構建官商關系新常態,必須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厘清權力邊界。”汪玉凱說,大力反腐與深化黨的制度建設改革相結合,把權力關進“籠子”里,用制度管權、管錢,念好約束權力的“緊箍咒”,把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等公共資源交易,納入規范化、法制化軌道,才能徹底鏟除腐敗土壤,從而凈化畸形官商生態。
此外,凈化畸形官商生態亟需健全完善“權力清單”與“負面清單”制度。“權力清單”厘清政府職能邊界,將使政府更好發揮宏觀調控作用;“負面清單”劃定的企業經營邊界,將使得企業行為更加自主規范。
規范官員和商人交友,從預防腐敗角度出發,還有必要完善交往細則,界定工作交往范圍,劃定正常交友明確而具體的邊界等,防止官商權錢交易。汪玉凱認為,目前官商交往還存在著很多界限不清的問題。而國外一些經驗值得學習借鑒,例如韓國管控官員參加非正式聚會,英國則專門出臺法律規范官員的交往。一系列規定規范了官員和商人的交往,使企業不敢與政府官員交往過密,而政府官員更不敢與企業過從甚密。
?
?
相關鏈接:
龍永圖:建立平等的政商關系要靠法律底線?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