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微信朋友圈被面膜攻占了嗎?如果沒有,可能說明你的朋友圈太小了。近日,新京報與清研智庫聯合推出的一項調查顯示,有84.8%的人在朋友圈看到過有人賣面膜。(據海口網)
這年頭,哪里也沒有“朋友圈”熱鬧:賣韓國面膜的、代購化妝品的、賣大嘴猴T恤和耐克的球鞋的……層層代理、級級加價的是朋友圈常見“傳銷”式銷售模式,一片出廠價4元錢的面膜,經層層代理加價,到消費者手中,價格已超過30元。
微商的興起確實給生活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年輕人帶來了更多的創業創富機會,尤其是大學生和年輕白領群體,更是從事微商的主力人群。一方面,微商的發展為一部分年輕人帶來了不菲的收入和創業的機會;但另一方面,由于依托于社交關系和熟人經濟發展,微商也給消費者帶來了諸多困擾:刷屏、假貨、受騙。原本簡單、純粹的社交關系也變味了。這種層層分級獲利很容易讓人想到著名的“龐氏騙局”,龐氏騙局最明顯的特點是,給你一個發財的夢,并且在開始的時間讓你看到希望,現在的微商也給人這個感覺,一些新手和低級代理在拿到貨后亟需出手,在朋友圈做了不實的宣傳,這也是很多人不能接受微商的原因之一。營銷手段是更不要說各種微信對話生成器、支付寶轉賬截圖器這樣的軟件滿天飛,捏造交易記錄、好評的造假手段已成公開的秘密。
在“互聯網+”時代,要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當然不能將微商妖魔化。每個人都有創業的愿景,微商恰恰契合了人們的創業心理,激發了人們的創業愿望。在微信上開店,所受的限制不多,不需租用店面、大量壓貨,只要在微信、QQ空間等發圖片和簡單文字即可,憑借‘熟人經濟’和‘口碑營銷’兩張牌,不可否認微信生意圈有其獨特的優勢。但是信用體系低、產品信任度缺乏、售后服務不完善、買家維權風險大、支付方式不安全等問題讓靠“殺熟”的微商備受爭議。當微信朋友圈被廣告霸占,假貨多、退貨難、維權難等一系列問題出現時,這種建立在熟人圈內的營銷不僅是對商品的拷問,更是對信任的拷問。以上問題不解決,“微商”發展前景不容樂觀。因此,微信平臺方應加強對微商的把控,如實施嚴格的審核機制,制定相關規則,增加消費透明度。如果沒有有效的管理和引導,而靠其任性發展,微商將難以走上正軌。
這是一個鼓勵全民創業的時代,一個商業模式的誕生到成熟必然要歷經“磨難”,必然需要政策和技術的實施監管和保護雙重作用。微商發展也要基于客戶大數據分析,利用互聯網思維,打造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電商生態體系。微信上的商品雖種類繁多,但要為商品貼上個性化標簽,并賦予其附加值,這樣才能贏得朋友圈的喜愛,未來才能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