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放開前端、管住后端”,防范定價及市場風險
2002年,監管部門首次實行車險費率市場化后,車險行業陷入“價格戰”亂局,不僅為行業發展埋下隱患,拖賠、惜賠等嚴重影響投保者利益的問題也層出不窮。2006年,監管部門不得不再次頒布行業指導條款,收回商業車險“定價權”。
今年2月,保監會正式啟動商業車險改革,廣西、黑龍江、山東、青島、陜西和重慶6地被定為試點地區。根據保監會規定,各公司在改革初期可以使用行業示范條款,也可以在示范條款基礎上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科學測算基準附加保費,保監會將適時逐步擴大財產保險公司商業車險費率厘定自主權,最終形成高度市場化的商業車險費率形成機制。據了解,目前多家保險公司正在加緊報批車險產品。
時隔13年,再次實施市場化定價,車險行業會不會又一次面臨沖擊?
對此,周延禮表示,根據國際經驗,車險市場化改革后,多數國家或地區會出現短期市場波動。“對改革試點,我們的原則是先算賬后做業務,要從區域市場、定價策略、理賠服務等方面開展綜合評估,申報的產品要基于綜合評估的結果,綜合成本率與改革前三年均值不能有大的波動,切實防范定價風險、市場風險?!?/p>
“對于車險市場的放開,保監部門將遵循‘放開前端、管住后端’的原則,建立商業車險條款費率回溯分析制度,定期驗證保險公司條款設計和定價假設的合理性,對保險公司不合理定價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調整。此外我們將指導行業協會根據市場平均純保費的變化,動態調整商業車險費率基準,避免行業性的定價風險。對商業車險綜合成本率高的保險公司,提高其償付能力最低資本要求,約束保險公司審慎定價,促進理性經營。”劉峰說。
王國平認為,新費率方案實施后,保險公司間的惡性競爭將逐步減少,競爭的主戰場將從價格戰轉移到精算定價與風險識別能力上,最終形成高度的商業市場化定價機制。“從國外經驗看,改革后的保險市場普遍呈現了穩定發展的態勢,并大幅激發了市場活力,這也讓我們可以期待中國保險行業會有更好的發展。”
借道“互聯網+”開啟競爭新模式
車險費率市場化改革不僅促使商業保險公司控成本、優服務,也成為車險市場創新經營模式的“催化劑”。
5月20日,國內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保險宣布,將攜手途虎養車網、新焦點汽車維修服務有限公司推出國內首款輪胎意外保障服務。不同于目前市場上的其他車險產品,此次眾安推出的“輪胎險”,將保險流程完全嵌入互聯網平臺——由眾安保險負責保障支持雙方通過業務數據在線實時交互,實現承保、理賠、服務環節的無縫對接,最大程度發揮互聯網企業優勢,提供優質的用戶保障體驗。
英大泰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范躍認為,費率市場化改革為構建新型商業模式提供了契機,中小公司可以從目標客戶需求出發,注重客戶體驗,應用APP等新型渠道,實現針對目標客戶的精準定價,通過構建新型商業模式,引領公司轉型來抵御市場沖擊。
?
?
?
?
?
相關鏈接:
六地試點車險改革 車險最低可打至四折?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