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梁龍衛原來也是一名優秀的干部,30年的工作生涯歷經軍隊服役、縣委辦辦事員、鄉鎮和教育局領導,有能力、能辦事、善辦事,以拿人錢財為人辦事為模式,隱蔽很深。梁龍衛分別在工程承攬、教師招考、教干提拔、工作調動、調整工作崗位、裝修喬遷、采購器材物品、評先晉級、擴室增人、分配撥付專項資金、校慶創星級、推銷雜志物品、賣校服純凈水文化用品、逢年過節等幾十個方面收受賄賂。
張新祥表示,梁龍衛任教育局局長七年來,不把心思放在教育事業上,反而任人唯錢,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當成謀取私利的工作,每個位置待價而沽,致使教職員工為了要位置、保位置、挪位置,挖空心思,用錢財投其所好,滿足其貪欲,使教育事業深受其害。
張新祥分析其犯罪原因稱,梁龍衛在收受財物的過程中犯罪心理具有典型性。面對誘惑,起初其也是堅決抵制,但是在各種利益長期誘惑下,心理防線逐步瓦解,從收第一筆的擔心害怕到最后來者不拒,大肆斂財,把自己推進犯罪的深淵。“歸根結底,還是其內心貪念在作祟。面對社會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的不良影響,黨員干部的操守和品質逐步拋于腦后,一味過度追求奢靡享受。”
此外,梁龍衛法制觀念淡薄。其在被立案查處后,仍然認為為了處好關系逢年過節收受他人所送錢物,是“正常現象”,不是什么問題,殊不知這是違法犯罪行為。
梁龍衛在悔過書中寫到:“有些人打著友情的幌子,透過表面虛偽的面孔,可以看到他們骯臟的內心和獲利的本質。交友不當害了我,我成就了他們的今天,他們也讓我走到了今天,葬送了明天。”面對身邊人的吹捧,他逐漸看不清自己,迷失自我,走入歧途。
從客觀方面來看,睢寧縣教育部門雖然建立了比較完善的規章制度和監督措施,但在實際落實中卻大打折扣,在具體的工作中,要么成為虛無,要么淪為走過場,使良好的監管制度形同虛設。
張新祥表示,行受賄等犯罪的出現,究其原因在于管理松散、監督不力、程序不嚴等制度漏洞上。如睢寧縣教育系統實行校長組閣制,表面上是制度創新,由集體共同決策,但是該制度在實際落實中還是由一把手說了算,最終成為梁龍衛謀取私利的工具。
張新祥說,梁龍衛利用掌握全縣教育資源的職權優勢,在教育資源分配、人員調動方面大做文章,謀取私利,嚴重打破該縣城鄉教育資源的均衡分布,損害了在校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學習質量。梁龍衛多次收賄,并在承攬工程等方面為行賄人謀取利,導致該縣教育系統個別工程質量存在瑕疵甚至不合格。此案也帶出了該縣中小學教師升職調動暗箱操作等問題,正是睢寧教育系統這少數“蛀蟲”,對睢寧教育系統造成了難以挽回的影響。
平均三天就受賄一次
據《新華日報》報道,案件偵查終結后,檢方查明被告人梁龍衛夫婦受賄數額特別巨大,而且涉及時間跨度長、受賄筆數多,僅梁龍衛在任教育局局長7年間就收受賄賂860余筆,平均算下來每三天就受賄一次,平均一次1萬元,涉及行賄人員156人。
?
?
相關鏈接:
欲壑難填!海南澄邁詩人副縣長黃照良單獨受賄400萬?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