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涉案金額不大,加上有自首表現,不少貪腐“村官”受到的刑罰相應較低,其中不少由于犯罪情節較輕,被免予了刑事處罰。
[例]陽江合水鎮茶河村的村委會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冼某,三年騙領國家種糧補貼款共9600元,案發后退還了全部贓款。最終法院只沒收了贓款,對其免予刑事處罰。獲刑10年以上的“村官”多伴有多種犯罪行為,本次統計,刑期最長的是湛江市某村的村干部李某,其不僅聯合其他村干部挪用征地款,還隱瞞國土局與住建局調整后的留用地塊面積,最終獲刑20年,并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10萬元。
反腐既打老虎,也拍蒼蠅。備受關注的“村官”貪腐甚至村級“小官巨貪”問題,今年將成為廣東省紀委機關重拳整治的領域。根據省委統一部署,省紀委印發《關于開展農村基層黨員、干部違紀違法線索集中排查活動的意見》,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特別是縣、鎮兩級紀委認真開展農村基層黨員、干部違紀違法線索集中排查活動,嚴肅查處農村基層黨員、干部違紀違法問題。
“村官”作為最基層村民自治組織的管理者,與每個人的利益息息相關。其在公共政策落地過程中,往往扮演“最后一公里”執行者的角色。由于村務不透明、信息不對稱、監督力量缺乏、團體作案等原因,加上不少“村官”多年操持村務,弄虛作假常有空子可鉆。南都記者梳理十八大以來在最高院中國裁判文書網上公布的92起廣東村官貪腐案件判決書,透視“村官”貪腐伎倆,為你提供舉報指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