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征地完成環節
特點:開發主體將征地補償費全額支付給被拆遷方,拿到建設用地批準書。根據現行的征地拆遷管理模式和操作方式,建設項目征地拆遷工作主要由當地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實施,資金的支付通常通過市、縣、鄉有關部門兌付給被征地拆遷戶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天量的資金經過“村官”之手。
易發風險:以“轉讓土地獎金”、村干部補貼、春節補貼等名義私吞征地費用;以虛構發放征地拆遷補償套取征地費用。
[例]從化市良口鎮高沙村干部黃某、梁某等在協助政府征用高沙村電站過程中,將電站的征地拆遷補償款11.37萬元以村干部工資補貼(通訊費、交通費、過節費、值班費和年終補貼)的名義共同私分。資金使用沒有按照正常的呈批手續審批,只有村書記和村主任簽名同意發放,其他村干部簽名后制表發放。
B
申報管理國家政策性資金
1 資金發放環節
特點:農機補貼、種糧補貼、母豬補貼、抗旱救災資金、危房改造資金、低保金、孤兒保賬款……村委會往往是各種國家政策性資金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而廣大農戶往往對這些林林總總的補貼不知情,不了解。
易發風險;“村官”隱瞞信息,挪用貪污各類專項資金,或以村委工作經費為由“抽水”。
[例]陸豐市南塘鎮梧厝村委會黨支部書記施某把國家于2007-2010年下撥給梧厝村的種糧直補款484900元提取后,將未發放的余款280900元侵吞,占為己有。其下屬梧西自然村有50戶種糧大戶,施某在種糧直補款每戶抽200元,一共1萬元,對外稱作為村委修水利、計生等費用。同時給該自然村村長發放1200元的“工資”。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