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警將從幕后走向前臺。6月1日,首批50個省市公安機關統一標識為“網警巡查執法”的微博、微信和百度貼吧賬號集中上線。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方面在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說,網警將成為網上公開的治安巡警,在網上全天候巡查執法。
據了解,這是一項全面提高網上“見警率”的舉措,將在全國公安機關普遍推開,在全網運行并常態化運作。具體措施包括:通過24小時巡查,及時發現網絡各種違法犯罪信息和有害信息;依法震懾制止網絡違法犯罪和網上不良言行,對情節輕微的網民進行教育警示,對涉嫌違法犯罪的,依法追究相應法律責任;發布典型網絡犯罪案例和警示防范信息,協助網民提升網上安全防范意識和防范能力;接受網民舉報網上違法犯罪線索,開展網上法制宣傳教育等。
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副巡視員鐘忠5月31日告訴《環球時報》,設立網警執法賬號借鑒了傳統公安工作的方式,把在傳統社會的治安巡邏借鑒到網上來,與網絡特點結合起來,開展網絡社會的巡查管理。比如說,馬路上的巡警可以直接發現并制止違法犯罪、服務群眾。這個經驗在互聯網上體現出來,就是公開亮明網警身份,制止網絡違法犯罪,接受網民的舉報。
這與之前的網絡安全監管方式有何不同?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方面向《環球時報》介紹說,首先,新機制是由“幕后執法”走向“前臺執法”。此前,網絡警察通過建立“警警察察”網上社區警務室受理網民舉報,以及按網站屬地劃分責任警區開展網格化巡控的方式開展網上治安治理,特點是大量線索核查、偵查調查和打擊處置等工作在幕后和線下進行;其次,由“線下執法”變為“線上線下同步執法”。網警通過亮明身份,對情節輕微的網上違法行為直接警示告知和懲戒,直接在網上完成執法過程;另外,執法主動性以及與網民的互動性更強。每一個網警網上公開執法賬號都是一名巡邏警察,可以以私信、微博等方式進行違法告知警示和網上治安調解、法制宣傳教育等。
鐘忠5月31日對《環球時報》說,設立網警執法賬號主要是為適應互聯網新發展帶來的新情況。今年截至目前,全國網警發現并處理7萬多起網絡案件,有很多違法犯罪需要打擊。網警的亮相有利于調動方方面面資源去發現和查處違法、有害信息,制止網絡犯罪,然后帶動有關方面的治理。“雖然網警執法賬號這次是公開設立,但我國網絡安全保衛部門已設立十七八年,現在只是工作的延續。”
針對網絡言論暴力問題,鐘忠對《環球時報》說:“言論自由是有法律底線的,開展網上巡查執法,制止違法信息傳播,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是保護我們每一個網民網上合法權益的最好方式。”
?
?
?
相關鏈接:
全國首批50個省市網警執法賬號將巡查社交網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