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電 “很多天橋上不去,只能繞道而行”,“盲道被占用,根本過不了”,“公交盲文牌是不銹鋼做的,高溫天氣熱得燙手”。對于很多殘障人士來說,出行問題面臨很多困難和無奈。對此,記者將鏡頭聚焦到需要社會關心的殘疾人群體上,并對海南殘疾人出行與無障礙環境建設狀況進行調查。
無障礙設施漸增 管理維護不盡人意
52歲的李海湘,從小患有小兒麻痹癥,現任海南省肢殘協會主席,平日里靠輪椅行走,他告訴記者,平常過馬路時,輪椅不方便,只能依靠代步車、電動車或機動三輪車。目前社會越來越關注殘疾人出行,會設置些方便殘疾人出行的無障礙設施,總的來說,無障礙通道設施還比較到位,坐輪椅車進出問題不大,但有些場所還是有不盡人意的地方。
李海湘說:“新建設的公共場所、政務部門一般會設有坡道無障礙設施,但是有些舊建筑設施就沒有。很多天橋上不去,只能繞道而行。”
記者走訪時發現,在海口市濱海大道萬綠園附近天橋設置了一處無障礙升降直梯,可是卻長期處于無電關閉狀態,而像這樣設置無障礙電梯的天橋在海口少之又少,很多天橋殘疾人上不去,必須要繞道而行。
“在高鐵站進門后,里面的殘疾人設施都是無障礙,較為齊全,但是外面進站可能是為了交通安全而設了圍欄,但卻占用了殘疾人通道,同時也攔住了殘疾人。”李海湘告訴記者。
車輛亂停攤位亂擺 盲道占用很任性
盲道是盲人導航的指南針,有盲道對盲人來說就比較方便,行走時不難發現,有些盲道還是斷斷續續的,盲人想去別的地方就沒有盲道,成為了“斷頭盲道”。
說到殘疾人公共設施,今年53歲的林文海深有體會。林文海從小雙目失明,出行常需要他人陪同。他告訴記者,在過馬路的時候沒有盲道,只是聽到有些紅綠燈指示燈響,有時候有些人就不知道在哪個方向。過有些單位的門口時,就沒有盲道了,而且占用盲道的現象很普遍。
記者在走訪時發現,雖然社會上較為重視無障礙設施建設,但是有些設施管理不夠規范,比如隨意占用盲道,盲道被商販擺攤占用、有些殘疾人通道被違規停車,這種現象在海南較為嚴重。本來是留給殘疾人、幫助殘疾人的設施,卻被占用了,設施是有了,但是卻不能正常使用。
林文海還告訴記者,公交站牌會設了盲文指示牌,對于懂盲文的來說可以提示,但是對于不懂盲文的盲人來說就比較困難,最好能多些其他提示,比如設置些語音提示,這樣會更方便。在海口,很多公交盲文站牌都是用不銹鋼材質的,在海南高溫環境下,站牌熱的發燙,觸摸起來非常燙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