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下午7點,從海口飛往加德滿都的航班將要降落在特里布胡凡機場,經(jīng)歷一天疲倦飛行的李萍透過窗戶,俯瞰這座被地震搖撼過的城市,一塊塊橙色、藍色和白色的帳篷映入眼簾,那是災(zāi)民暫住區(qū),狹窄的街道分割了密集的居民自建房,一條條土路歪歪扭扭的通向山上的村子,“城里的房子不高,有點舊,像海南的鄉(xiāng)村。”李萍暗暗吃驚,責怪丈夫準備的物品還是太少了。
當晚,李萍一行六人被安排住在臨時搭建的帳篷里,由于當?shù)赜盟倘保麄冎缓觅徺I礦泉水解決喝水問題。護理任務(wù)繁重,餓了就咬一口隨身攜帶的干糧充饑,工作十分辛苦。“我們待的時間短,想盡全力幫助他們,累一點沒什么。”此時距離地震發(fā)生已經(jīng)過去20多天,街道兩旁的商店已經(jīng)陸續(xù)開門營業(yè),地震造成的傷痛卻在持續(xù)發(fā)酵。
李萍所在的“中國長期照顧聯(lián)盟”共有6人,都是從事多年養(yǎng)老照護工作的專業(yè)護理人員,負責“加德滿都脊椎康復(fù)中心”的患者康復(fù)工作。在“加德滿都脊椎康復(fù)中心”的病床上躺著25名在地震中脊椎受損患者,他們多數(shù)不能走路,李萍的工作就是幫助他們緩解傷痛,做洗澡、翻身、修剪指甲、理發(fā)、洗頭、按摩等護理。由于語言不通,李萍現(xiàn)學英文單詞,加上手語和表情和當?shù)厝私涣鳌?/p>
“一開始很不適應(yīng),尼泊爾是一個具有特殊風俗禁忌的國家,諸如‘不能用左手給他們遞東西’,‘不能摸他們的頭部’等。感謝第一救援梯隊和第二救援梯隊的努力,給中國人塑造了良好的形象,也讓我們了解尼泊爾,更好的開展護理工作。”李萍說。
真誠奉獻 感受尼泊爾的從容與堅強
加德滿都距離震中63公里,城內(nèi)建筑物的損壞相對博克拉(尼泊爾第二大城市)少很多,但街邊帳篷里昏暗的燈光,受傷的兒童和老人,還是刺痛了李萍的心。“即使那些住在帳篷里的失去家園的人,受傷癱瘓的人,臉上依然洋溢著發(fā)自內(nèi)心的笑容。”李萍說,這些景象讓她感到既欣慰又心酸。
李萍一行六人攜帶的風油精、蒼蠅貼、繃帶等用品受到了當?shù)鼐用竦臍g迎。第三天,當?shù)氐尼t(yī)生也找到李萍,請她幫助其他患者做恢復(fù)性護理,當?shù)鼐用癜l(fā)現(xiàn)李萍護理技巧嫻熟,也常請她幫助緩解病痛,不知疲倦的李萍一心想著為患者服務(wù),從不拒絕。“實在忙不過來的時候,我就教家屬幫患者翻身,按摩,等簡單實用的護理技巧,防止褥瘡。”
冬歌(音譯)是李萍的護理對象,地震導(dǎo)致了他下半身的永久性癱瘓。得知自己再也站不起來,冬歌成天悶悶不樂,一家人都為他擔心,李萍很想幫幫他。
“冬歌,我有two baby(兩個孩子)!一個boy(男孩),一個girl(女孩)。你呢?”李萍說著,兩只手在空中比畫了一雙筷子的形狀。
冬歌看了看李萍,慢吞吞的說:“one,girl(一個女孩)。”
“為了你的baby!你要笑起來哦!用你的堅強去幫助你的baby!”翻譯員把李萍的話講給冬歌聽,冬歌的愛人西達摟住他,給他打氣,冬歌苦笑了一下。
“冬歌,你是一個正常人,你可以自己穿衣服,是嗎?你能自己坐起來,來,坐起來給西達看!”,李萍接著說。
在李萍的努力下,冬歌雙手撐住身子,弓著腰,吃力的坐起來,把襪子套在腳尖,往腳踝上拉,發(fā)出粗重的喘息,每一個動作都用盡了力氣。過了一會兒,冬歌穿好了襪子,臉上露出了輕松的神情。在李萍隊友拍攝的一張現(xiàn)場照片上,冬歌終于露出了笑臉。
“我知道這(自己穿衣服)對冬歌來說很困難,但我想要讓他重新審視自己,重拾生活的信心。”李萍說,看見冬歌自己坐起來,她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冬歌沒有放棄自己,他很棒!”
15年來的護理生涯,李萍也一直秉承授人以漁的信念。“助人要有方,在做公益的時候,我常常感到自己力量的渺小,我們應(yīng)該帶動更多的人,讓所有的幫助者和被幫助者互動,讓大家去認識和發(fā)現(xiàn)自己。”李萍認真地說。
15歲的孫旦是家中的老大,“孫旦”是李萍為他起的中文名字,孫旦的父親在地震中嚴重受傷,喪失了勞動能力,母親身患疾病,一家人生活的負擔落在了這個15歲的男孩身上。短短的幾天相處,孫旦和李萍成為了好朋友,得知李萍要走的消息,孫旦的眼睛一下子紅了。“那時候,我覺得這孩子好純真,他們一家都沒有上過學,我想幫助孫旦上學,多學一點知識。”
愛無國界 互相了解是關(guān)愛的前提
“28歲,我清楚了我要做的事。”
李萍所說的事,就是照顧老人。“一個人要被社會所需要,才能獲得他的價值。”28歲那年,李萍投身照顧孤寡老人的養(yǎng)老事業(yè),她十年如一日陪伴和照顧老人,被評為2012年“感動海南”十大人物。
在尼泊爾的5天里,李萍一行六人除了為當?shù)貛チ藢I(yè)的護理救助,還帶去了樂觀、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李萍說,她要感謝尼泊爾人,是尼泊爾的友善、樂觀和從容讓她的心靈得到了撫慰,她也開始思考,中國的,海南的年輕人做公益時存在的問題。
“我在尼泊爾看到了人與人之間最淳樸的關(guān)系,人們相互扶持,照顧,對陌生人投以善意的微笑,不緊不慢,從容不迫。”李萍說。
在椰島之家老年公寓,以及海南大大小小的敬老院、養(yǎng)老院,李萍接觸了許多海南的大學生。思維活躍,有朝氣,有想法,是李萍對90后大學生最直接的印象。然而,在照顧老人和陪伴老人的過程中,李萍發(fā)現(xiàn)了問題。“他們很少真的走進老人的心里,有些人也缺乏耐心。”
近年來,社會上做公益的群體越來越多,有人付出金錢,有人捐獻生活物資,也有人付出真心。李萍認為,給予和付出包括很多方面,但無論是從哪一個方面幫助人,都應(yīng)該先了解他們。“不了解的話,你無法知道他們最需要什么。”
李萍表示,老人的生活很單調(diào),志愿者要努力把活力帶給老人,表演節(jié)目,進行互動小游戲都是不錯的選擇,要讓老人參與其中。“老人的生活平靜慣了,需要朝氣和活躍感。”
“海南的年輕人應(yīng)該多走出去,看一看不同的生活方式,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李萍說。
善良熱情的海南女兒李萍,用嫻熟的護理工作救助傷者,用真誠和善良撫慰震區(qū)人民的傷痛,讓尼泊爾人感受到了來自中國海南的關(guān)愛。癱瘓的尼泊爾男人冬歌在她的幫助下拾起責任與擔當,25名脊椎受損患者和眾多居民得到了她的護理和救治。回到海南,她心系15歲的男孩孫旦和他不幸的家庭,她反思,她行動,她想要通過理性的方式,調(diào)動更多的人參與公益,幫助更多的人。
離開尼泊爾那天,一位尼泊爾朋友在發(fā)給李萍的短信中說:“李萍你真的用心托起明天、用愛點燃希望!中國人是博愛、仁慈、人道的好朋友!你感動了尼泊爾!”面對災(zāi)難,物質(zhì)的幫助固然重要,但愛與希望更有著重建心靈家園的力量。
在李萍身上,我們可以看到,能撫平傷痛的除了時間,還有柔軟的人心。關(guān)愛無國界,海南正能量。
?
相關(guān)鏈接:
李萍:13年來不計得失 希望社會更多人關(guān)愛老年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shù)設(shè)計等作品,版權(quán)均屬海口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quán),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zhuǎn)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wǎng)絡(luò)內(nèi)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