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報道截圖
5月20日至22日,亞投行創始成員國在新加坡舉行為期三天的閉門會議
中國主導創建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與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及其他國際貸款組織不同,亞投行將采取更精簡的結構以保證高效運作,且開放度更高。
華爾街日報根據看到的亞投行章程復印件報道稱,上月,57個成員國已就亞投行章程達成一致,按計劃6月底將在北京舉行《亞投行章程》簽署儀式。亞投行總部將設在北京,工作語言為英語,該行的項目將向所有人開放投標。相比而言不同的是,亞開行的招標合同只面向其成員國開放。與世界銀行及其他貸款組織不同,中國主導的亞投行將采用更精簡的結構,這展示了北京在此大型項目中的快速和高效。
華爾街日報并援引亞投行《章程》及知情人士的消息,亞投行的投票結構意味著,作為該行最大的股東,中國將可能有機會否決重大決策。同時,亞投行也將賦予發展中國家更大的發言權。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以及世界銀行相比,發展中國家的地位有所轉變。中國在這兩家國際組織游說多年,致力于為發展中國家贏得更大的話語權。
華爾街日報6月4日曾援引一位不愿具名的印度官員稱,中國在亞投行的持股比例為30%左右,印度的持股料為8%左右。印度的投票權份額可能在7.5%左右,也將持有第二大投票權份額。與之對應的是,亞投行的決策需獲得75%的“絕對多數”票才能通過,也就是說,中國擁有了事實上的否決權。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資深研究員、前世界銀行和美國財政部官員David Dollar稱,中國從現有的多邊組織中獲益良多,但現有組織并沒有增加中國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權重,他們經常行事低效并有官僚作風,這令人沮喪。Dollar也曾為亞投行提供無償咨詢。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