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內蒙古自治區清退上千“高考移民”一事引發社會關注。“考前清退了1465人,考試當中又查實近40人,今年已查出‘高考移民’1500多人。”內蒙古教育招生考試中心考務一處處長張培文說。
記者調查發現,這些“高考移民”的家長多為公職人員,各種“移民”手法也在不斷翻新。近40名經過重重闖關、在內蒙古參加了今年高考的“移民”考生,手中甚至持有由內蒙古當地學校和教育局出具的連續就讀的假證明。
內蒙古方面今年5月向河北省紀委發出的《關于商請查處河北省公職人員組織參與高考移民的函》中稱,1300多名持外省身份證考生的父母,相當一部分是河北省公職人員,且列出183個家長的所在單位。名單顯示,這些家長的供職單位包括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河北師范大學、唐山市第一中學、唐山市稅務局、灤南縣人大、固安縣中醫院、宣化縣財政局、秦皇島市環保局、邯鄲市政協、張家口市交通局、承德市司法局等。
“公職人員在搞‘高考移民’,‘沒頭沒臉’的也辦不了。”內蒙古教育招生考試中心負責人說,今年高考報名工作啟動以來,幾批近年遷入戶口的學生家長頻繁要求孩子在這里參加高考。公安機關查證,他們多數是公職人員,有的還是單位領導。
有關部門調查發現,這些“高考移民”的主要操作辦法是,把學生戶口遷到內蒙古某旗縣,再到其他旗縣辦假學籍,每逢學業水平考試等重要節點回來“應卯”,其余時間均在原籍就讀。
調查組負責人說,“高考移民”主要來自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等地,河北居多。他們在內蒙古一些公安派出所“找人”,套用當地作廢的戶籍落戶,連同姓名、身份證號都是假的。他們在老家的戶口保持不動,只是以內蒙古人的身份參加高考。今年高考前一天,多倫縣就查出3名這樣的“高考移民”。
目前,內蒙古有關部門正在查辦,一旦查實將取消錄取資格,錄取后被查實也將被取消學籍。
?
?
?
相關鏈接:
內蒙古嚴查高考移民 75名考生被取消報考資格?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