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的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強調,科技部和工信部要攜手聯動,把裝備制造確立為我國科技創新的主戰場。
當天會議部署加大重點領域有效投資,發揮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多重作用。討論中,工信部負責人提出希望加大技術改造投資力度。李克強回應道,技術改造主要應有企業去投資,政府投入只應起“藥引子”作用,還不能“打水漂”。需要“怎么引”?“往哪引”?他指示科技部和工信部負責人要共同拿出切實有效的方案。
李克強說:“我們正在推進‘中國制造2025’,科技部和工信部等相關部門,要抓住裝備制造產業改造升級的歷史機遇,搞一批智能轉型項目,使用好現有的科技資金和費用,和企業一起推動技術改造升級。這可以為我國長期的科技發展奠定基礎。”
李克強指出,改革開放以來,全球消費品大多是“中國制造”,但這些消費品的品牌、生產的裝備,卻絕大部分來自國外。
“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再依靠廉價勞動力確實難以為繼。但在裝備制造行業,中國還有巨大的優勢。”總理說,“如果中國制造從消費品轉向中國裝備,就能真正推動中國經濟大大升級,進而邁向中高端。”
兩天前,李克強總理在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考察時,曾詳細了解了我國第三代核電機組“華龍一號”的各項性能。17日的常務會議上,總理以此舉例說,如果沒有我們自主生產的“華龍一號”,就不可能有歐美發達國家主動上門要求參股,并同時邀請我們的企業到對方企業去參股。
他特別對科技部和工信部負責人說:“要把裝備制造業確立為我國科技創新的主戰場!”
李克強最后強調,推進“中國制造2025”的關鍵,是推進“中國‘智’造”。“集眾智者成大事”,要通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用十幾億人層出不窮的新鮮點子,激發市場活力,真正推進中國制造的智能轉型。
?
?
?
相關鏈接:
李克強簽署第661號國務院令?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