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第三屆中國國際物聯網大會在滬開幕,企業展示“食品安全追溯系統”。
北京超市里放置的“放心肉”追溯系統。
超市里的果蔬也貼有可追溯的二維碼,但有的信息不全。
食品上貼有追溯碼,借助讀碼器可查詢產地和生產日期等信息。
食品溯源亂象調查:2分錢一個追溯標 產地隨便寫
國家將搭建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制定全國農產品追溯管理辦法
6月11日的全國加強食品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副總理張高麗、汪洋都分別對食品安全作重要批示,其中提到要加大信息公開力度,建立食品質量追溯體系。
食品追溯的重要性凸顯。事實上,市場上早已有了帶有追溯碼的食品,號稱出了問題能查找到源頭。
可要吃到真正可溯源的食品并不那么容易。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各地食品溯源體系標準不一,由企業自建的食品溯源平臺缺乏監管,變相衍生出了借助溯源碼魚目混珠、以次充好的亂象。有的食品張冠李戴,亂貼追溯碼;部分原產地品牌的溯源碼,變成了企業的牟利工具;消費者能查到的溯源信息也是參差不齊。更有甚者,企業提供追溯碼的定制服務,200萬個起定制,價格為0.02元~0.08元/個,產地等追溯信息卻完全由定制方自行掌握。
亂象1
亂貼溯源碼 燕窩變身原裝進口
前不久消費者陳女士把花5000元買來的“進口燕窩”,送到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CAIQ)做鑒定。結果顯示,這批燕窩與CAIQ溯源標簽上所標示的產品不符,并不是“印尼、馬來西亞進口燕窩”。
陳女士說,她是從“燕格格”燕窩天貓旗艦店以272元/只的價格,買了20只燕窩,蒸煮后發現黏稠度有問題,懷疑有假才送檢的。
CAIQ溯源碼是一串16位的代碼,也是進口燕窩入華的“身份證”。2014年,馬來西亞農業部與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合作,搭建“中國燕窩溯源管理服務平臺”及溯源標志,實現燕窩“專廠專號”和“一品一碼”。目前,在華注冊的8家馬來西亞、3家印尼燕窩加工企業,全部申請使用該平臺對其產品進行統一溯源信息管理。消費者可刮開溯源標簽上的涂層,在“中國燕窩溯源管理服務平臺”中輸入4位驗證碼,即可查詢到該產品是否為第一次驗證,是否為經過注冊的加工企業生產的正品。
根據浙江檢驗檢疫局、杭州市場監管部門公布的信息,陳女士購買的這批燕窩存在冒充原包裝進口——送檢產品外包裝盒上貼了小號的溯源標簽,但盒內的燕盞沒有貼,且換成了企業自己的標簽。據調查,“燕格格”經銷商把深圳天勤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進口燕窩的溯源碼撕下來后,重新貼到其他燕窩產品的外包裝上,冒充原包裝進口誤導消費者。
新京報記者查詢得知,“燕格格”天貓店背后的公司為杭州尼姬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注冊資金100萬元,主營業務為預包裝食品及散裝食品。數據魔方統計,“燕格格”排名全淘寶燕窩品類的銷量第一、占線上燕窩銷量50%以上的市場。
“大概有十幾位消費者買了重貼標簽的燕窩,愿為消費者承擔所有的檢測費、誤工費。”格格旗艦店總經理李瀟公開道歉稱,重貼燕窩標簽不符合行業規范,相關燕窩產品已在天貓旗艦店下架,并將由杭州市場監管部門作出處罰。
事實上,給進口燕窩換標已經成為普遍現象。今年3月初,中國燕窩溯源管理服務平臺就發出公告,稱接到多個消費者電話,反映其購買的燕窩產品上的CAIQ溯源標簽存在問題,“經核實,該經銷商(燕格格)銷售的燕窩產品外盒加貼的CAIQ溯源標簽信息,與盒內產品不具有一致性,可能屬于假冒產品,消費者可向當地工廠、食藥、質檢等執法部門舉報。”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