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個理論與實踐創新不斷推進和深化的過程。習總書記明確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確立了新形勢下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戰略目標和戰略舉措,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深入領會“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大意義和科學內涵,牢固確立其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地位,自覺用“四個全面”統一思想、指導工作,是在新征程上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的根本保證。
實現宏偉目標需要科學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引領實現民族復興宏偉目標的重大戰略思想。新形勢下,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同時,在由大向強的發展進程中,存在著多種矛盾和嚴峻挑戰,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如何以新的偉大斗爭實現民族偉大復興,是黨面臨的新的時代課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面發展,是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總體躍升。各個領域緊密聯系,各個層面相互依存,各個階段依次遞進,關聯性、耦合性、互動性明顯增強,任務十分艱難繁重。如何系統籌劃、協調推進、全面展開,同時抓住主要矛盾、牽住“牛鼻子”,確保如期實現宏偉目標,是必須著力解決的重大課題。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要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適應人民不斷提升的各項需求,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當前,無論是全面小康的建設質量,制度體制的完善程度,還是治理方式的法治水平,領導力量的領率作用,與廣大人民的要求和期盼相比,還有這樣那樣的差距。如何永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堅持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為人民造福,始終成為民族復興道路上的先鋒隊,是黨領導實現中國夢的關鍵課題。
實現宏偉目標、回應時代課題,需要科學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應時而生、順勢而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深入回答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問題,在發展的不同階段先后形成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理論創新成果,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持續推進民族復興偉大事業提供了正確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保證了國家走向富強、民族愈益興盛、人民增進幸福。無論是歷史的對比,還是國際的比較,無論是應對挑戰的成功,還是開創未來的“破冰”,都表明科學的創新理論對于走自己道路的發展中大國來說,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創新進入新階段。新的發展戰略需要新的理論概括。“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習總書記總結經驗、籌劃全局、揭示規律、思考提煉,對黨在新形勢下治國理政重大戰略思想作出的準確表述和精辟概括。圍繞“四個全面”,習總書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構建了走中國道路實現民族復興的具體模式,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調推進、全面發展的理論,設計了完善制度、推進治理、依靠法治的長久之道。“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已經成為新形勢下黨和國家發展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
?
?
相關鏈接:
學者:習近平"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對政府改革創新提出新要求
習近平“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現實邏輯與思想脈絡
老外理解習近平的“四個全面” 竟然如此深刻
從哲學高度認識和把握“四個全面”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提供走向民族復興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破解前進道路上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關系全局,抓住主要矛盾,是正確制定發展戰略的前提。提出有效破解主要矛盾的戰略布局,就能提供指引方向、把握大局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鄧小平緊緊抓住社會主義制度的具體模式與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的主要矛盾,推動改革開放新的革命,形成了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新形勢下,民族復興的歷史趨勢與前進道路上的阻力障礙構成突出矛盾。怎樣攻堅克難、爬坡過坎,這就要聚力奮進,首先實現全面小康的近期目標,用這一戰略目標牽引種種戰略舉措;就要啃硬骨頭,攻克體制機制痼疾,突破利益固化藩籬,為“兩個一百年”目標鋪路架橋;就要革故鼎新,推動法治成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構建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制度基礎;就要從嚴治黨,堅定不移轉變作風、懲治腐敗,重塑政治生態,鍛造民族復興的中堅力量。“四個全面”深刻揭示實現民族復興的內在規律,提供的既是戰略布局,又是戰略思想;既是理論指導,又是實踐指南,顯示了我們黨善于理論創新的勇氣膽略。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統領各項工作發展全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覆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領域;全面深化改革,指向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制度、國防和軍隊、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全面依法治國,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法治軍隊一體建設,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緊密結合,推動國家治理領域廣泛深刻革命;全面從嚴治黨,思想、制度、組織、管理、紀律、作風、責任、監督等一律從嚴,治黨帶動治國治軍,黨風輻射社會風氣。“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構成了新形勢下治國理政的總方略大系統,黨和國家各項工作都要在這個戰略布局之中整體籌劃,依據這個戰略布局要求一體發展。要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強大的精神力量、豐潤的道德滋養。要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加快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用新的視野、新的機制、新的標準推動強軍興軍,為實現戰略目標、貫徹戰略舉措提供堅強安全保證。要教育引導各級領導干部自覺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統一思想,正確把握大局,積極服從大局,共同把“四個全面”這篇大文章做好。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引領走向民族復興整個過程。實現民族偉大復興是我們黨為之不懈奮斗的宏偉目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實現民族復興的行動指南。“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新理論成果,為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是“兩個一百年”的第一階段,著眼、銜接、過渡于第二個“一百年”。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不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舉措,而且是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舉措,構成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制度和組織支撐。實現中國夢的創新實踐是進行式的、展開式的、不斷深化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為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是開放的、發展的,不斷豐富完善并有力指導實踐。“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科學內涵,根植于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實踐,汲取了進行偉大斗爭的深刻經驗,反映著堅持中國道路的最新進展,凝結著廣大人民群眾的愿望心聲。隨著時間的推移、目標的接近、成效的彰顯,“四個全面”的重大價值將得到更多的證明,指導作用將得到更大的發揮。
牢固確立“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地位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在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戰勝挑戰中闊步前進,邁上新臺階、走向新目標。在這一過程中,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相互促進,理論創新與理論指導同時推進,理論武裝與理論指導密切配合,充分發揮了黨的創新理論引領發展、統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巨大作用。新形勢下,面對國際競爭復雜局面和我國發展艱巨任務,面對意識形態領域尖銳斗爭和思想價值觀念分歧沖突,面對社會利益格局明顯分化和黨的建設存在的各種問題,只有堅定不移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發展才能實現民族復興,只有在實踐基礎上努力推進理論創新才能及時提供科學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只有自覺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武裝頭腦指導工作才能明確方向、團結人民、凝聚力量。牢固確立“四個全面”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地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長盛不衰的迫切需要,是保證黨和國家發展大局穩固有序、健康高效的迫切需要,是增強全黨凝聚力戰斗力、提高全民族向心力自信心的迫切需要,是確立走向民族復興的思想力量、精神動力、理論旗幟的迫切需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深化提煉、凝練表述和顯著標識。“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每個“全面”自成系統,“四個全面”構成一個系統,同時又與習總書記提出的其他重大思想觀點相協調相契合。要把學習研究、貫徹落實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與“四個全面”統一起來,在前一段學習理解的基礎上,以“四個全面”為總綱,使之成為全黨統一思想、指導工作、立身行事的基本遵循。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同樣為推進強軍興軍事業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具有綱領性統領性意義。學習貫徹“四個全面”,是用黨的意志主張貫注部隊的根本要求,是加快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現實需要,是凝聚強軍興軍意志和力量的精神支撐。學習貫徹“四個全面”,就能在習主席治國理政大戰略中籌劃國防和軍隊建設,在實現民族復興偉大征程中規劃強軍事業“目標圖”“路線圖”,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中推動實現強軍目標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要深入領會“四個全面”的戰略視野、系統思維、實踐精神、科學方法,運用于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深入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全面加強軍隊黨的建設,為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不懈奮斗。
(作者系國防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所研究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