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幼兒園之間的競爭到底有多激烈?
“和平大道四東路與五東路之間,不到1公里的路,有10多家幼兒園,比路邊的雜貨店還多。”海口博愛幼兒園園長唐桂芳認為,由于缺乏合理規劃,幼兒園過度集中的現象并不少見,難免造成惡性競爭。
“很多人認為辦幼兒園是一樁好生意,其實不然。”在采訪中,不少幼兒園園長說過這樣一句話,徐春香深有體會,每隔3年她都會經歷一段辦幼兒園的“陣痛期”。因為她所租用的辦園場地,每隔3年漲一次價,10年內,房租由每月3000元漲到如今的每月2萬元。
“房東不肯簽長期合同,幼兒園又不容易搬,在價格博弈中,幼兒園并不占優勢。”徐春香給記者算了一下收支賬:每個月老師工資和房租的固定支出接近5萬元,一年下來總支出約60萬元,幼兒園有100多個孩子,一年的保教費加上伙食費算下來總收入也在60萬元左右。“不光不賺錢,還賠錢”,徐春香正重新開始思考幼兒園的去留問題。
為什么有家長直呼幼兒園太少?記者調查發現,幼兒園信息的不透明,造成了家長的擇園困擾。
家長李海華建議,政府應該建立一個如大眾點評網一樣的幼兒園網上注冊信息平臺,網上公開每個地區幼兒園的分布情況,家長可以參與到點評中來,給幼兒園打分,這樣可以對幼兒園進行有效監督,政府有關監管部門也可以從中獲得更加全面的監管信息。此外,這樣做還可以避免規劃不合理,幼兒園過度集中等情況。
“像剪紙、鋼琴、繪畫、音樂等專業的課程,非專業的老師根本教不了。”
? 鄉鎮民辦園:老師文化低,只能教識字和算術
相比海口城區民辦幼兒園過度集中,造成惡性競爭,我省有些學前教育發展比較滯后的農村地區,更多面臨的是幼兒園資源缺乏,師資水平低等問題。
7月4日,記者來到臨高多文鎮的金蘋果幼兒園。金蘋果幼兒園是多文鎮唯一的一所已經開園的幼兒園,創辦于2011年。園長鄭女士之前在海口一家幼兒園當了10多年幼師,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了解到家鄉缺乏民辦幼兒園,她回到家鄉臨高與丈夫陳華啟一起辦起了這家幼兒園。
據陳華啟介紹,幼兒園辦起來后,第一年招生80人,現在增加到190人。
“其實,我們這家幼兒園的最大容量應該是150人,但是我們的服務優質,尤其是幾乎門到門的校車服務,讓金蘋果幼兒園漸漸在當地樹立了口碑。”陳華啟告訴記者,周邊農村大部分的孩子父母在外打工,很多孩子是留守兒童,無人接送上幼兒園。2011年他花了8萬元購置了一輛小型豐田考斯特來接送附近村子的孩子上學,讓他招攬到不少生源。
在陳華啟看來,農村地區哪個幼兒園有校車,哪個幼兒園就獲得市場話語權。
談起辦園的困難,陳華啟告訴記者,最大的難題是師資水平低,目前金蘋果幼兒園所有的老師都是初中文化,只能教簡單的識字和算術。
“雖然我們知道學前教育要更加注重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但是像剪紙、鋼琴、繪畫、音樂等專業的課程,非專業的老師根本教不了。”陳華啟告訴記者,從海口招聘專業老師對他們這個小地方來說,也不現實。
除了師資水平低的問題,困擾陳華啟的還有學童欠費問題。陳華啟說,金蘋果幼兒園如今的收費標準是一學期保教費1000元,伙食費一個月250元,校車費一個月50元,算下來,一個寄宿的孩子每學期花費近2500元。在農村地區,大多數家庭有至少2個孩子,算下來一個家庭的花費至少要5000元。對于不少打工的農村家庭來說是不小的壓力。
“現在一個學期已經結束,還有不少孩子這學期的費用還沒結。”陳華啟說,多文鎮洋黃村有8個孩子在金蘋果幼兒園上學,其中有6個欠費。有的孩子因實在上不起幼兒園,回到村子里直接上了小學。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