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16日在北京發布《中國養老機構發展研究報告》。這是中國發布的首部養老機構發展專題研究報告。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養老機構發展研究報告》課題組組長吳玉韶在發布會上強調,《報告》對于全面了解中國養老機構發展的整體狀況,認清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研判養老機構發展趨勢,理清養老機構發展思路,為政府部門制定相關政策提供理論依據,引導全社會共同參與、推動養老機構健康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吳玉韶表示,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家庭規模的縮小和社會的快速轉型,中國老年人,特別是高齡、失能老年人的照料、康復護理服務需求迅速提高。
截至2014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已達2.12億,高齡老年人口數量達到2400萬,失能老年人口接近4000萬,對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的發展提出了新要求。
吳玉韶說,該《報告》旨在系統梳理中國養老機構的發展歷程與現狀,分析養老機構的概念、地位和作用,深入研究目前中國養老機構發展中的主要問題,并對養老機構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
《報告》指出,養老機構是指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文化娛樂等服務的老年人服務組織,主要服務對象應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養老機構應劃分為三類:自理型養老機構、助養型養老機構和養護型養老機構,服務對象應分別以自理老年人、半失能老年人、失能老年人為主。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中國共有各類養老服務床位551.4萬張,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26張。
《報告》指出,近年來,在國家一系列政策推動下,中國養老機構發展迅速,政策制度不斷完善,投資主體日益多元,數量規模發展迅速,服務類型更加多樣,服務設施不斷完善,人員隊伍逐漸發展。但仍然存在著養老機構發展政策體系不完善;養老機構雙軌運行,市場競爭機制不完全;養老機構自身建設滯后,服務水平較低;機構養老服務有效需求不足;支持養老機構發展的社會氛圍有待提高等問題。
《報告》指出,促進中國養老機構健康發展,一要盡快建立健全養老機構的分類管理制度。二要加大養老機構的結構調整力度。三要加快土地、金融、人才等重點扶持政策創制力度。四要科學推進養老機構的養醫結合進程。五要積極整合社會資源共建養老機構。六要加強養老機構的安全監管與風險管理,特別是消防安全管理。七要提高養老機構自身管理與服務水平。八要不斷提高老年人的有效消費需求,建立和完善長期護理保障制度,不斷提高老年人的消費水平和購買能力。
《報告》指出,未來中國養老機構的發展將呈現五個趨勢:一是民辦民營養老機構將成為發展主體,養老機構的市場化趨勢將會更加明顯。二是機構養老服務將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融合發展。未來,隨著中國養老服務的快速發展和養老服務網絡的不斷建立完善,機構、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一體化發展將是必然趨勢。三是小型化、專業化、社區化、連鎖化將成為養老機構發展主要態勢。未來的養老機構將更加社區化,即依托社區發展養老機構,通過小型化、連鎖化經營來獲取市場份額、提高市場競爭力。四是養老機構養醫結合發展將更加緊密,養醫結合的模式將會更加多樣。五是養老機構服務更趨親情化、人性化發展。
?
?
相關鏈接:
北京將出臺失獨老人接收方案: 設專門養老機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